慢性眼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有感动的灾难和没有问责的灾难同样可怕72076 [复制链接]

1#
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

没有感动的灾难和没有问责的灾难同样可怕


中国论文


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染红黑夜的火光,直冲天空的蘑菇云,刺耳的尖叫,很难用多少吨炸药的爆炸当量,来标定这场灾难在人们心里形成的冲击。截至9月12日,165名遇难者名单全部公布。另有8位失联者被确认已无生存可能,其名单一并公布。城伤一瞬!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再次以生命为笔墨,勾画出一连串沉痛的感叹号!


这样的悲剧,让人无法安之若素。除了悲伤,还有哀伤;除了忧虑,还有不安。每一次灾难,都会让我们爱的本能和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觉醒,但这一次次用现实灾难换来的觉醒,其代价却是社会所无法承受之重。只有正视伤痛与悲凉,才能安抚人心,才能逾越困顿。而在哀悼遇难者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彻查事故,还原真相。对待人祸,追问比感动更重要。以对生命最大的敬畏之心投入最深切的反思之中――这一步又一步,拷问着法治时代的行*伦理,也考验着公民社会的价值理念。


逆行!


――义无反顾,烈火雄心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不久,一张“世界上最帅逆行”的漫画让无数国人为之感动。从漫画中可以看到,一条隧道中,身着黑白色衣服的行人纷纷奔涌出来,而一名身穿橘*色消防服的人背着氧气罐步履坚定地相向而行。画面中,逆行的橘*色背影显得格外醒目。人们向图画中的消防员致敬,但他――牺牲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明明知道往前走会有危险,他们还是往前走;即便知道了结局,还是会选择逆向而行。“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在拼命拯救你的世界!”


1.


21岁的胡乐本可以躲过这场灾难的。7月底,他的手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擦伤了,被送回家休养。爆炸前三天,他呆不住了,“妈,我必须得归队,最近队里忙,缺人。”他主动停止了休假,归队。没有人想到,等待他的,是轰然摧毁上百性命的大爆炸。


同样是三天。如果没有这次爆炸,三天后,19岁的李长兴就能按计划结束消防队的实习,拿到技校毕业证。等待他的,还有一段刚刚开始的恋情。


他们是天津港消防支队五大队的消防员。最近,这张拍摄于2014年春节的天津港消防支队五大队消防员在大队办公室楼前的合影,让无数友心绪难平。照片上的一张张笑脸,与残酷现实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令人无比痛楚。这支队伍是天津港六支“非公安消防编制”消防队之一。8月12日晚他们第一批赶赴火场,遭遇爆炸,全队出警25人――这是唯一一支最终没有人活着走出火场的消防队。


2.


开发区消防支队特勤班班长、25岁的尹艳荣,是第一个被确认牺牲的消防官兵。


尹艳荣与妻子罗守燕刚刚新婚12天,妻子已有身孕。步入火场前几分钟,尹艳荣在上给妻子订好火车票,“8月21日,哈尔滨开往北京”。


8月12日,他在朋友圈制作了一个3D相册,里面是两人的结婚照,配乐《因为爱情》。置办婚礼前的几天,罗守燕发现三年前绣给他的鞋垫,上面有个八角花朵的图案,尹艳荣一直没舍得穿。“我给你垫里面。”罗守燕将鞋垫垫在了尹艳荣的解放鞋里,直到最后牺牲,他再也没取出过。


尹艳荣对部队的热爱,从他的空间里也可以看到。7月5日,他在空间里传了一张新换的“姓名牌”,上面写着,“姓名:尹艳荣;职务:班长;警衔:中士”。他还写道:一变再变的姓名牌,唯一不变的是我还在这里奋斗,也不知道还能奋斗多久,但我会过好在这里的每一天。


3.


“我的打不出,刚子死了,牺牲了。我在车上,去汤哭(塘沽)。”


“我回补(不)来,我爸就是你把(爸);记得给我妈上坟。”


“好,你爸就是我爸。你小心!”


――天津港发生爆炸14个小时后,正在奔赴天津爆炸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刘世?苡胪?事啸卿的这段对话,让人看完瞬间泪奔。不到20句的对话里,不时出现同音异义的别字的留言。捐躯赴国难,浓浓战友情,简单朴实的言语却流露出一个消防员战士的勇气和担当,撼动了无数友的心。一时间,“刚子”和“刘世?堋背晌?友最先知道姓名的两个消防官兵,友纷纷留言为他们祈福。


令人振奋的是,这位留言“我爸是你爸”的烈火英雄终于平安归来。而他的战友也在第一时间发微博称:“好消息,战士回来了!”


啸卿现在已经退伍了,他和刘世?苁峭?学、同一年的兵,刚子是他们的兄弟。


“刚子”本名杨钢,是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支队八大街中队战斗员。当晚,他第一批进入火场,爆炸中不幸遇难。


在战友口中,杨钢被叫“刚子”。但在老家重庆忠县,杨钢被唤作“闯儿”。家里人希望他长大后走南闯北,能有出息。就在牺牲前三天,按照老家农历习惯,他刚刚过了23岁生日。


杨大国见儿子的最后一面,是在天津殡仪馆。自从2011年年底参*以来,杨钢一共只回过三次家,除了这次,上一次是前年春节,第一次是外婆去世时,部队特批的。 去杨钢驻地收拾了遗物。在看到儿子的衣物和床铺时,杨大国强忍了几天的眼泪,终于溃堤。他记得,他曾问儿子有什么生日愿望。杨钢回答:“和平时期干消防经常会出生入死,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永远和战友们一起战斗!”


4.


8月13日凌晨3点多,天津东丽支队的四名消防员正手持便携式灭火器,朝着着火点喷射。


他们身上没有多余的装备,连口罩也没戴。在化学气味弥漫的现场,已经撑了几个小时。看着身边一副担架经过,一位消防员低下了头,担架上是他的战友。


小伙子哭着说:“我们没办法,不能退!”


8月14日早,在失联后获救的的消防战士周倜,年仅19岁。周倜在医院接受治疗,清醒后第一句话问的是:“队长,火灭了吗?”


还看到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消防员因为受伤躺在医院里,战友们来看他。他睡在病床上,艰难地抬起右手,给战友们还了一个*礼。纵有千言万语,却没说一句话,一个敬礼“无声胜有声”。


对于消防员而言,每一次逆行,都是一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在漫天火光、爆炸不断的夜晚,当地46个消防中队的143辆消防车1000余名官兵,带着对父母的牵挂,对妻子的惦念,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走进危险莫测的火场。向着爆炸前进!向着*烟前进!向着蘑菇云前进!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队伍最惨痛的这场灾难中,总共有公安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80人牺牲。这一最为惨烈的群体,为世人留下了最为震撼人心的身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烈火青春,什么才是奉献!


素材运用:血与火;生与死;烈火青春;人生抉择;与担当;勇气;最悲壮的逆行;平凡与伟大;英雄,震撼人心的背影……


真相?


――权钱勾兑,*商关系


这一次,我们见到的不仅是爆炸的惨烈,我们也看到了残酷的真相。


真相在一点点浮出水面,那些潜伏在水面以下的人也渐渐露出真容。原来,持股55%的大股东只是打工仔,占股份45%的二股东真实身份是普通公务员,而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其实只是“小蚂蚁”。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爆出了令公众疑窦丛生的“复杂*商关系”。编织出这张关系的是涉事企业天津瑞海物流公司的几名“影子股东”,而章程记载、工商登记的股东,不过是“代持”股份的“白手套”。


一旦触及到真相,有些看起来很奇怪的事就不奇怪了,比如,为什么这样一个高危仓库距离万科清水港湾小区只有短短的500多米?比如一家成立没几年既无资历也无经验的民营企业竟然直接涉足危化品经营?……乱象的背后总是能找到腐败的成因。从媒体报道披露的细节看,瑞海公司的“神秘控制人于学伟、董社轩在审批前,面临的是现实条件的劣势、法律法规的严苛和审批环节的繁琐,但两人审批过程中的表现则如入无人之境,上演了一出人定胜天的闹剧。董社轩这个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长的儿子负责公安消防,于学伟这个离职的国企干部负责安监、港口管理局、海关、海事、环保方面。从成立一家公司到获得大家梦寐以求的危化品经营资质,瑞海公司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拼关系的背后,无甚新事,仍是拼爹或拼权力。人们有理由发出这样的质疑: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多少个饭局里觥筹交错,有多少利益在暗通款曲?


手握着权力,却没有承担起相应的,在这起事故中,涉及危化品监管的部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起事故的帮凶。每一个环节都是悲剧的制造者,每一个在审批表上签字盖章的人都是人。真相开始一层层剥开,尽管仍是局部的、残缺的,但已经让人黯然,更让那些消防官兵的牺牲变得愈显悲怆。


8月18日,天津,雨。这一天,也是天津港爆炸遇难者头七。捧上一束鲜花,点燃一支蜡烛,祭奠!然而,什么才是对遇难者的真正告慰?


真正的告慰,体现在彻查事故,还原真相;真正的告慰,更体现在对相关人的问责与依法惩处。“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制,切实做到**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彻查追责,公布所有调查结果,给死难者家属一个交代,给天津市民一个交代,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给历史一个交代。”习近平和李克强的“狠话”,是*中央的态度,也是民众的呼声。


天津爆炸事故过去14天后,事故追责大幕正式拉开。最高人民检察院8月27日发布消息称,根据查明的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有11名官员、退休官员、国企高管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含天津市交通委主任等7厅官。同时,依法对瑞海公司董事长于学伟、副董事长董社轩,对提供安全评价报告的天津中滨海盛安全评价监测有限公司曾凡强等12名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媒体称天津爆炸事故追责或涉及更高级别官员。


素材运用:敬畏生命;请递给我真相,而不是纸巾;对待人祸,追问比感动更重要;权钱勾兑的*商关系;乱象背后的腐败;彻查与问责……


反思……


――尊重生命,制度呵护


在灾难面前,人永远是脆弱的也是无助的,生死就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时刻,天津大爆炸其真相同样攸关无数国人的身家性命。通过这次天津大爆炸,一些媒体开始关注本地危化品的生产存储,比如山东当地媒体发现,济南2000家企业分散储存危化品,专业仓储中心空荡荡;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企业1800余家,多处与居民区紧邻;年五年间,全国共发生危化品事故326起,造成2237人死亡,平均每年就有超过447人死于危化品事故。可以想见,如果天津大爆炸一开始就被捂得严严实实,谁会知道自己家门口的那些危险因素?


家门口的危险因素是实打实的。据《南方周末》2013年报道,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了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统计显示,在排查的全部7555个项目中,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2489个,占32.4%。这是唯一可见的官方公开数据。更为具体的真相是,南京金陵石化距最近居民区约200米;青岛丽东化工与最近居民区约600米;宁波镇海炼化,两万多人口的生活区就在二三百米外……不只是危化品爆炸,还有电梯“吃人”、自来水危机等,任何一点疏忽、不经意,乃至*治权力、经济权力的恣意,都可能把只想着安静生活的人抛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发展,可以有一万种理由,但是在“人命关天”这一个理由面前,这一万种理由便不能成立。可惜,有一些人以为,发展就一定需要付出代价。一旦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们甚至会忘记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敬畏。


发展必须体现为对人的关怀、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因此,如何消弭或修补这个社会被损害的安全感,应该是一个比救灾善后更值得深思的工作。


我们应该反思的太多!


在天津大爆炸后,人们惊讶的发现,最早到达现场、伤亡最惨重的消防员,并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公安武警现役消防员,而是体制外的企业消防员,由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管理,他们和天津市公安局的消防员,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甚至最初的失联名单里,也没有他们,他们就像没有存在过。


正如电影《第一滴血》中兰博所说:“我爱我的祖国,但是我希望她能像我们爱她一样来爱我们。”这一句或许道出了当前不少“编外”人员的心声。正是在挖掘爆炸原因的过程中,“编外”消防员问题的呈现,引出了李克强总理“英雄没有编外,要一视同仁”的掷地有声的承诺。这不仅是对英雄所付出的最大肯定,更是对英雄家属的最大告慰。


但是,这能否成为一种常态?礼赞英雄,能否将形成一种制度,甚至上升成为一种法律条文?生命同价,没有“编内”“编外”之别,这在法律和学理上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现实却总是把它推到悲情的顶点,继而转化成一种对现实的愤懑。这样的问题不正视,不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生命的真正尊重?又如何能传递出公平与正义的强大力量?


还有,公布危化品分布区域,能否成为制度自觉?能否接受媒体的建议,将8月13日设为“中国消防员日”?天津一声大爆炸,多少生灵涂炭。也让此时的我们会想,城市现代化的生活为什么要和危险共生共存?人类发明的科技希望人类生活得更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天津大爆炸只是个警示。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个沉重教训,告慰逝者,能否如收藏学者马未都所建议的,将原爆点的大坑保留,在坑旁建一个警示纪念碑,以凸显时代的哀痛?


还有,如何让失去安全感的人找回安全感?安全感的修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抚慰,更是一种制度呵护。


天津大爆炸后,德国全球报道:“天津消防员改变中国。”


他们能够改变中国吗?


今天的中国必须有能力反思,汲取天津大爆炸这样的沉痛教训。这样的反思不仅应是技术上的,而且必须在社会治理层面戳痛我们自己。在“快时代”“快发展”已成为时代精神的当下,我们千万不能过分陶醉在物质狂欢和“货币欣喜”中,而忘了“等等灵*”这淡定的心态。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追求过分的物质辉煌,而将最起码的职业操守、道德底线、安全底线扔到一边,更不能因为在风和日丽中停留太久,而失去了对灾难意识、伤痛意识的铭记。时时刻刻让安全、文明、秩序和利润、财富齐头并进、一起发展,我们创造出的财富,才是更有价值的财富,我们的生活,也才是“有幸福味道的生活”。


中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敢于如此严厉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一个有定力的社会,只有充分自信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最深刻、最无情的反思,也才会有不断的推动、改变和向上。


素材运用:道德底线、安全底线;以人为本;制度呵护;公平与正义;如何找回失去的安全感;发展必须体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警示与反思;推动与改变;追求“有幸福味道的生活”……


资料来源:《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钱江晚报》《环球时报》、光明、新浪评论、凤凰评论等)


编写//华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