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照亮凤城的光
——高密卫健系统创“微光”品牌提群众就医满意度
医院医技管理部部长辛晓岩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在高密市卫健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立足本职,一心向党,用创新实干诠释着“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付出和奉献”;他们从心出发,夜以继日,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中活出了人生的光芒。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敢辜负。”拳拳仁心,医者担当,他们将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他人温暖自己。
白衣秉丹心,平凡亦不凡。一群人,一束光,温暖着一座叫“高密”的城。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灯,怎么去做一盏亮着的灯,温暖自己照亮他人?”这是医院党委书记张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一句不断“警醒”全院医护人员的“灵魂拷问”。
在张敏(左二)的推动下,医院开发了多种中草药衍生产品。
年12月27日,张敏临危受命,从高密市医院。医院尴尬的生存现状,张敏在全院职工满怀期待的目光中,开始了她的负重前行之路。
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让就医患者更加信赖,让干部职工更有尊严,张敏带领全院人员攻坚克难,突破困境,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医院医院的排名从第15名上升到第2名,负债率下降到80.68%。
“医院工作了近20年,说实话,最近这3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感触最深的是全体医护人员有了‘主人翁’精神,把医院当家。”医院职工张春红说。
“张院长最打动我的是她的敬业精神,对医院极度负责任。”医院主管中药师、药剂科主任王建凤回忆着,年,医院困局,在张敏的带动下,医院从中草药入手,让千年岐黄重燃创新火花。
医院推出一系列中药养生足浴粉、代茶饮和中药预防感冒香囊,个性化的中药枕更是供不应求。后来,他们又开发出衍生产品——中药“棒棒糖”。“为解决孩子怕吃‘苦’的难题,我们对儿童膏方服用方式加以创新,精心熬制出健脾消食、化痰止咳、增强免疫力等各种膏方‘棒棒糖’。”王建凤说。
中药“棒棒糖”。
一束光或许微弱,但聚合起来便能照亮一方。近日,山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分析与排名情况,医院在中医类别中被评为A+等次,总分居全省第三、潍坊市第一。
医院的努力,这是每个医护人员的荣光。
活出一份匠心
绽放自己的光芒
世间有一种热爱叫坚持,有一种态度叫忘我。
“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说这话的是高密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郭爱萍,凭借着这份赤诚,她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郭爱萍(左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从事妇产工作26年来,郭爱萍没出过任何差错。“手术室里,只要看到她坚定的眼神,我们就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高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张晓辉说。
唯有大爱能回春,唯愿母婴皆平安,今年的一次深夜“较量”让郭爱萍久久难忘。5月30日20时41分,一辆疾驰的白色小轿车驶入高密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医生!救救我媳妇,她在家晕倒了,出了很多血……”
当郭爱萍紧急赶到现场时,患者口唇、眼睑苍白,神志模糊,血压已经测不出,处于休克状态。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和经验,郭爱萍快速判断患者是宫外孕导致的大出血。
“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准备手术。”郭爱萍果断指挥。各相关科室人员迅速到位,经探查发现患者右侧宫角部妊娠破裂,盆腹腔存在大量积血和凝血块。电凝止血,清除妊娠组织,两个小时过去了,血终于止住了,患者生命体征趋向平稳。
“这是患者生命的托付,我不敢辜负。”郭爱萍说。这些年来,她手机里存的号码大部分都是患者的,她们会随时打电话或发信息问她问题,所以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用一个个睡不了的安稳觉换来一位位患者的安心。
吴绍光(站立)跟同事讨论病例。
年,医院急诊医学部共救治急诊病人8万余人次,抢救各类危重病人近人次,留观治疗2人次,成功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创伤等急救手术多台,业界好评如潮。而这一切,离不开急诊医学部主任、主治医师吴绍光的努力。
在吴绍光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当初的急诊室发展到后来的急诊科,再到今天的急诊医学部,医院急诊规模实现了“三级跳”。“这里真正实现了病人急诊救治‘一站式’闭环服务,尤其是对胸痛、卒中病人,大大提高了就诊效率和抢救质量。”吴绍光说。
吴绍光出生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向往,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医学院。他说:“治病救人就是我的初心”。
从医多年,吴绍光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他很少能够按时下班,有时晚上刚到家又接到手术通知,每天能睡满6个小时都很奢侈。“这些年亏欠家人太多太多。”提及家人,吴绍光深感愧疚。
舍弃小家,奉献大家。在吴绍光的推动下,医院急诊医学部目前已发展成全院最大的科室,“急诊医学”也成功创建为潍坊市重点专科。
真正的幸福
是让自己活成一束光
前段时间,高密市卫健局收到一封来自姜庄镇李家长村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毛院长精湛的技术,对患者负责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
信中提到的毛院长叫毛心杰,现任姜庄镇卫生院院长。“少时见过老百姓面对疾病时的悲苦无奈,因此我立志当一名医生。”毛心杰说。年大学毕业,他又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
做自己想做的事,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毛心杰勤学苦练,专业技术越来越得心应手。“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自述‘颈部疼痛’,经详细问诊,我怀疑老人患有心脏病。”于是,他安排老人进一步检查。
检查途中,老人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紧急之下,毛心杰迅速带领医务人员对老人现场进行心肺复苏。他镇定如常,一道道指令清晰坚定,经过20分钟的努力,老人生命体征恢复。
毛心杰参加山东省首届基层卫生创新发展论坛暨第四届学术年会。
唯有点亮自己,才能照亮他人。年,医院管理者。“随着职务的变化,患者对我的称呼也更加多样化。‘毛医生’‘毛主任’……”但毛心杰说,他独爱“医生”这个称呼,因为这是他引以为傲的职业,是他心中的光!
真正的幸福,就是让自己活成一束光。不仅毛心杰这么认为,医院大外科护士长、高密市第一届“凤城名护”获得者刘相云也这么认为。
年3月,医院成立了高密市首家伤口造口门诊,半年后,高密市伤口造口失禁专业委员会成立,刘相云担任主任委员。近两年的时间,她培养学生多人,带领医护人员开展居家伤口造口护理服务余人次,在推进“幸福养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当一个人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有一束光打进内心,带给他希望与温暖,想想这都是件极为美好的事情。”为了这件美好的事情,刘相云用心服务,以爱疗伤。
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下班后她骑着电动车去给一位全身多处压疮的老人换药。“记得那天特别冷,西北风把电动车吹得摇摇晃晃,小冰雹打在额头上刀割似的疼,那一刻我真有些不想出诊。”
可是,到了老人家里,当老人的老伴拿毛巾给刘相云擦去额头上的冰碴时,她的心瞬间被治愈。“我给大爷换好药,帮着收拾完床上的大小便,临走的时候,大娘捧着我的手,眼里含泪,一遍遍地念叨着‘闺女你真好’。”那一刻,刘相云决定尽己所能,将居家护理服务进行到底!
心中有光,脚下有力,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