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台北市捷运局长蔡辉升在会中做出上述表示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安切洛蒂并不想放走阿什利-科尔,但《世界报》披露在洛杉矶度假时,阿什利-科尔已经向友人表示由于丑闻缠身,环境恶劣将让他被迫离开英超,上周他在坎贝尔的婚礼上遭到的嘘声也说明了这点。穆里尼奥非常想要阿什利-科尔,据传皇马的2000万镑报价已经被切尔西拒绝,但英国媒体分析如果皇马肯出3000万,阿什利-科尔并不是非卖品。


3月1日,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商事登记制度已在全国正式推开,成了上海自贸区首个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据悉,8月份年报公示制度也将在全国推广,企业“宽进严管”模式将在全国布局。


记得儿时,总想把自己的侧影描下来。然而总是描不好。那是豆油灯,亮度很小,又闪闪烁烁。我摆好那盏豆油灯,把自己影子投在墙上,斜着眼睛瞥自己的侧影,看不出究竟像不像自己。而且等我微微转过身来描的时候影子还会变样,所以怎么也描不下来。不得已,我只好死死的记住,哪里该出来一点哪里该进去一点,结果不是把鼻子描扁了就是把额头描高了,怎么都不像我。时间长了祖母便把灯拿走不让描,她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是大事。我骗她是学校“劳作课”作业,要交给老师的,这才让我再描,可还是始终没描好,我要奶奶看像不像,她总是说不像。一次奶奶嫌烦竟然回答说:“像,像个瘦猴!”我儿时当然很瘦,但说像个瘦猴就伤了自尊心,从此才没再描自己影子的兴趣了。照相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奢侈的,一般家庭都没有钱照相。我还是为了上初中才照了一次相,上学报名时候要交一张“一寸半身免冠照”,才不得不照了。能照一张相好高兴,还特地去理了发——其实不叫理发,应该叫做剃头,恋恋不舍的把那点点头剃得精光,一毛不留,要不然就不让报名。那个时候的中学生要当“童子*”,听说是向英美国家学的。中国人学外国就是这样,不学实质专学皮毛,别的不学,把人家的剃光头学来,弄得没遮没挡,上体育课夏日头顶冒汗,冬日冰凉冰凉。不过,一毛不长的照片,也还是兴趣盎然。不知道那个时候怎么就那么想把自己的影子描下来,那么喜欢照相。学习美术专业后,我常常对着镜子顾影自画。这时和儿时不同,不是为把自己的“影子”留下,是为了学习绘画基本功,自己给自己当模特。还因为许多著名画家,比如伦布朗、凡高都有自画像。“八字还没有一撇”,离画家十万八千里,我却已经画好了自画像,岂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画了各种各样的自己,背光的、逆光的、侧光的、自然光的、灯光的,有时候还做各种各样的表情,时间一长常常是僵化的表情、怪里怪气。年轻时候喜欢照相,同学同事照相,只要有机会就想挤进去照一张留个纪念。现在照相非常方便,爱正面就正面,爱侧面就侧面,喜欢清晰的或者是剪影,彩色的或者是黑白的,甚至还有木刻版画味的、烟云中的、奔腾海浪里的特技摄影,甚至电脑里还可以自拍。老了老了,年纪一老就没有兴趣了,连镜子都极少看。人老惹人嫌,自己都嫌,不想看自己。一次偶然取起镜子简直吓了自己一跳,怎么这样老了呀,比当年的爷爷奶奶还老,好几颗牙已经不翼而飞,居然也没有发现什么时候不翼而飞的,大概是当成肉骨头吐了吧。年轻人都喜欢留念,老人有这雅兴的不多。一邻居甚至把老照片全烧了,理由是这个年代没多少孩子念念不忘,想看老爸老妈照片的。想想也是,除了自己的影子还有什么呢,一无所有,干脆连影子也不留给他们算了。现在的人很重视清明上坟扫墓,可哪是怀念老人,多是因为还剩余一些“祖宗保佑”的想法,不是为了祖宗,而是为了祖宗和老爸老妈在九泉下不忘记保佑他的孩子有出息,保佑他的孩子升官发财。或者有人喜欢怀念父母是因为怀念中有着光荣感,父母给予的很多,不仅仅是遗产,凭着父母的关系,现在还能继续索取。有人留下自己的影子是想要别人永远记得自己,被纪念被瞻仰着。当然也有人适得其反,恰恰留下被鞭尸。我当然没有那老人销毁老照片的极端想法,但也确实,留下影子做什么呢?有些孩子或许还不好意思提及自己那没有出息的平平庸庸的父母。我的影子没有光环留下,更不能提他们供继续索取的机会,当然也不会留下被鞭尸。平平淡淡,可有可无,不需要刻意烧毁,也同样不必多多留下,顺其自然吧。遗憾没有学电脑绘画,画不成自己的漫画,只好借文字“素描”一幅作自我调侃:本人出身是平民,一生一世还无能;临了絮絮叨叨语,抒发七十余年情。幼年孱弱又多病,青年勉强把命拼;中年留下诸多憾,老年回头侃余生。儿女后代可记清,祖上平常一书生;没有留下什么的,只是留有一身轻。或真或假有虚实,不要把它太当真。《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500篇》


6.8社交能力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