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于明白了原来敏感不是过敏 [复制链接]

1#

何谓

春夏季节交替,气温回升较快,另一方面,冷暖空气又频繁交流。部分女士出现皮肤敏感反应:发红、起疹子、干燥、脱皮、刺痒等等,对此,我们称之为“春敏”现象。

不少女性在描述这种现象时,都说:“唉呀,我过敏了!”但经询问详细情况,例如:是否有过过敏史?接触过什么致敏源时?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多数人其实并不是过敏,而是皮肤屏障功能未能及时适应季节转换带来的环境压力所致,简单地说:气温回升了,但皮肤还在过冬,或者因为很多地域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因此皮肤产生种种不适的症状!

真正的过敏本来也是少数人的少数情况!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皮脂分泌显著减少,包括神经酰胺在内的表皮层脂类成分减少,其中一种类型叫作神经酰胺亚油酸酯显著减少,这让皮肤的屏障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对外界防护能力较弱。人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但反应总有一个滞后期。皮肤分泌的油脂(皮脂)与细胞间质(尤其是神经酰胺)共同组成了皮肤的化学屏障。当它们减少时,皮肤屏障功能将会减弱。

如何区分“过敏”和“敏感”?

过敏与敏感是两回事!后天性的敏感主要是因为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导致的,而过敏则是身体免疫系统参与的变态反应。虽然两者症状表面上类似,但发生的机制完全不同。因此,当出现春敏时,请首先检讨你的护肤方法,看看皮肤是不是本身因为不当护肤而导致了损伤,处于薄、透、红、敏的状况,比如洗个脸都会觉得刺痛,洗完后疼痛消失,就属于皮肤脆弱而造成的“单纯性刺激”,并不是过敏。只要简化护肤并注意保护,并使用安全植物的护肤产品,很容易得到缓解,但完全修复需要3个月甚至一年,当皮肤修复完成后,耐受性和健康度提高,季节变化就不会再造成春敏。如果你本身皮肤状态健康、完好,也不是过敏性体质或者很少有过敏史,尤其是使用某种产品或药物不超过24小时出现红肿现象,则要考虑是否为过敏。

春夏交替,

至少有如下变化会直接刺激到皮肤:

1.阳光辐射猛增尤其是紫外线,对于皮肤的刺激和伤害大增。2.气温不稳定气温上升,有时又突然降低,剧烈波动。热时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剧冷时机体为了维持供血和体温,血管也会代偿性扩张,血管的渗透性增强,皮肤就会出现泛红!

3.忽略防晒不用隔离防晒,皮肤裸露在阳光下,酪氨酸酶活性增加,极易产生黑色素和色斑!4.细菌活跃细菌及其它生物开始活跃,植物开花,空气中潜在的致敏因素如花粉、动植物粉尘增多,而此时皮肤屏障功能又比较弱,皮肤过敏率也会升高。

如果出现这类现象,

该怎么办呢?

1、预防

平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及水果蔬菜、多喝水加强代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重皮肤补水、注意隔离防晒。同时,选择天然植物性质温和的护肤品,能帮助保护肌肤免受外界环境侵害,迅速安抚肌肤,令肌肤感觉舒适与平衡。

2、解决

处理过敏最重要的方法是根据可疑因素排查致敏源并避免再次接触,比如个别人对海鲜、牛奶、果酸、水杨酸等过敏,一般消除致敏源后,症状会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消失。

若是敏感,则要使用成分安全简单的修复类产品,加强日常护理,让皮肤逐步恢复正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