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肾脏病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10个人里面就有1个患有肾脏病,至今为止,中国已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达到1.2亿人次,而这些成年人肾脏病很多始发于儿童时期,我国现在已知的儿童肾病患者逾万,每年儿童慢性肾衰竭以13%的速度递增。这些令人心惊的医疗数据不断的在警醒着一个不被重视的事实:慢性肾脏病已然成为”沉默的杀手“。

感冒治疗不当会引起儿童肾脏病?

很多人认为肾脏病这么重大的疾病不会出现在儿童身上,生下来健康活泼的孩子也与肾脏疾病无缘,新生的生命是健康又洁净的,不可能染上如此重大的疾病,殊不知,成长发育中的儿童因本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比成年人更加容易感染疾病,而在疾病治疗与护理的不当,家长的疏忽大意往往使小病酿成大病。

引起儿童肾脏病的原因错综复杂,占前三位的分别是:

1、先天性肾及泌尿系畸形,占48%~59%,包括尿道畸形、多囊肾、马蹄肾、先天性肾缺如等。泌尿系统超声或CT检查可以早发现。

2、高血压肾病,占10%~19%。不要以为高血压只是成人的疾病,某些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发病,此外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也可能儿童期就出现高血压。

3、肾小球肾炎,占5%~14%,许多儿童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都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诱发。这种情况也可能儿童期发病,也可能等到成年后才发病,许多成人的慢性肾炎都有儿童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史。所以,对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扁桃的腺炎等一定要重视并加强治疗。

天之不幸降临在身,又有多少家庭能够及时的查出孩子的肾脏疾病?

85%的家长因肾脏病知识短缺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肾脏疾病症状并不明显,且容易与作息不规律、孩子厌食、缺乏维生素、普通感染相混淆。正因为肾脏疾病隐匿性强,在发现明显症状就医时,常常已经到了中后期阶段,悔之已晚。

曾有专业机构就儿童肾脏病的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家长,位学生家长接受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份,(数据引用于浙江省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学术年会)其结果如下:

61%的家长认为儿童也存在肾脏方面的疾病,39%的家长认为儿童不可能发生肾脏方面的疾病。

对儿童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尿液颜色改变、眼睑浮肿、小便泡沫多、尿路感染的知晓率分别为35.7%、29.6%、34.2%、67.6%。

59.6%的家长知道尿常规是发现肾脏疾病最简单的检查方法,28%的家长曾带孩子进行过尿常南侧检查,37.9%的家长认为尿液检查医院复查尿常规。85.2%的学生空长未接触过儿童肾脏病知识,作为儿童重大隐藏性疾病,其知晓率低得可怜,每年不断增长的儿童肾脏病大多是因为未能及时发现与诊治而导致。

儿童肾脏病会对孩子产生无法逆转的伤害

儿童肾脏病初期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在耽误治疗或者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儿童肾脏病将对肾脏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儿童肾脏病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力与抵抗力比常人要低,更容易受到病*和细菌的感染。

儿童肾脏病最大的损伤是成为易感体质,人体阻碍外来病*、细菌的防护墙变弱,很容易感染外病,而无论感染哪一种疾病也将进一步加深肾脏的损伤,从而形成恶性的循环,身体各器官都将随之受累,严重者将危及生命。此外,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儿童肾脏病会使儿童存在神经认知功能异常,这将导致儿童在个人成长教育中受到影响,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显得比别的孩子更笨一些”。

对例确诊儿童肾脏病进行分析,其中男童为名,女童为位,男女比例为2.04:1,其中原发性肾脏病为例(60%),以肾病综合征为主(60.81%)。

在例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患儿中,年龄≤3岁者占12.4%,年龄4~7岁者占35.7%,年龄≥8岁者占51.9%,(数据来源于郑州大学医学院)。

太多的数据表明儿童肾脏病不仅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因其隐匿性和知晓率低,常常被家长和医生所忽视。在中国现阶段的医疗体系和环境下,能够正确诊断和医院并不多,医院至今未单独设立儿童肾病科,作为全医院,医院、北京儿童药医院已经将儿童肾病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室,这足以证明儿童肾病的重要性。

医院能治疗儿童肾脏病?

儿童肾脏病因其本身疾病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医生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治疗经历,其检测设备单独于普通的儿科检查设备,医院都有能力和资格进行儿童肾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医院的肾病科室为首选,如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医院具备国家三甲资质,无论是专家医生还是设备设施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更能够正确诊断和治疗儿童肾病。

-

-

医院

-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一切疾病的先机,儿童本身缺乏对事物观察和判断能力,父母洞察疾病,及时把握治疗机会,才能将将疾病斩草除根,给孩子健康体魄,让孩子拥有美好未来。

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医院,医院公共账号已有全国各地粉丝订阅,我们努力做最有影响力的医疗行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