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蠕形螨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蜱螨亚纲中的真螨目、蠕形螨科,其中有两种可寄居于人体,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在眼部,毛囊蠕形螨常寄居于睫毛囊,而皮脂蠕形螨多寄居于眼睑皮肤的皮脂腺和睑板腺。
蠕形螨在人体内的生活史分为5期:卵(60h)、幼虫(36h)、前若虫(72h)、若虫(60h)、成虫(12h)。整个生活史历时~h,即10~15d。在雌雄交配阶段,成虫必须移动到毛囊口处进行交配,此过程常于夜间进行。
蠕形螨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及使用共用卫生洁具等,均可使蠕形螨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人体。临床观察发现,在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的儿童中,其父母或与其密切接触的亲属睑缘蠕形螨的阳性检出比例也很高蠕形螨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及使用共用卫生洁具等,均可使蠕形螨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人体。临床观察发现,在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的儿童中,其父母或与其密切接触的亲属睑缘蠕形螨的阳性检出比例也很高。
目前,蠕形螨睑缘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参与目前,蠕形螨睑缘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参与。1.直接破坏及物理性损伤;2.免疫反应;3.病原微生物的载体。
临床表现
多为双眼发病,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
(一)症状
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睑缘红、眼痒、眼干、眼烧灼感、异物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伴有反复睫毛脱落。当炎性反应累及角膜时,可有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
(二)体征
1.睫毛异常:
可见脂样袖套状分泌物包绕睫毛根部,此外常伴有倒睫、乱睫、睫毛稀疏、睫毛缺失,甚至秃睫等。
2.睑缘炎性反应:
睑缘充血和肥厚、毛细血管扩张和上皮角化,长期炎性反应可导致睑缘不规则,甚至眼睑内、外翻。
3.睑板腺异常:
睑板腺开口可见脂栓,睑酯分泌物性状异常。部分患者可合并睑板腺囊肿。
4.皮肤病变:
部分患者可伴有面部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
(三)并发症
1.结膜炎:
为睑缘炎性反应累及结膜所致,患者出现结膜充血、乳头和(或)滤泡增生。
2.角膜炎:
睑缘炎性反应可累及角膜,引起点状角膜上皮病变、角膜基质浸润和角膜溃疡等,常伴有浅层新生血管形成。严重的角膜溃疡可发生角膜穿孔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局部驱螨治疗为主。
2.疗程一般为2~3个月,以避免复发。
3.若伴有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或角结膜病变,应同时予以治疗。
(二)治疗方案
1.局部物理治疗
(1)睑缘清洁:使用棉签蘸取灭菌生理盐水或用眼部清洁湿巾清洗睫毛根部,去除睑缘鳞屑、结痂等,每日2次。
(2)眼部热敷及按摩:主要针对后部蠕形螨睑缘炎,眼睑热敷可软化睑板腺和皮脂腺内脂质,加速睑酯的排出。按摩有助于挤压及排出阻塞睑板腺的分泌物,方法包括玻璃棒法、睑板腺垫板法、棉签法及手指挤压法。
(3)强脉冲光:主要针对后部蠕形螨睑缘炎或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强脉冲光可一定程度上杀灭蠕形螨,并软化睑板腺和皮脂腺内脂质,加速睑酯的排出。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疗效,尤其远期疗效尚有待大样本更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2.局部药物治疗
(1)驱螨药物
A.2%甲硝唑眼膏或凝胶:取适量蘸于棉签上,擦洗上下睑缘全部睫毛根部,每次8~10个来回,每日2次。目前该药尚无市场化制剂。
B.茶树油湿巾或5%茶树油眼膏:使用方法同上。茶树油制剂可与2%甲硝唑眼膏联合使用,方法同上,两种药物间隔15min。
C.茶树油眼贴每日贴敷两次,维持2~3个月。
(2)局部抗炎药物
A.对睑缘炎性反应较重的患者,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眼膏涂抹,每日2次,2周后停用,可以有效减轻睑缘炎性反应。
B.并发角结膜病变的患者,可以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2或3次,连续1~2周至眼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注意避免长期使用而出现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如眼压升高、白内障,甚至发生感染。
C.眼表炎性反应控制后,可选用刺激性较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维持治疗。
(3)人工泪液
合并干眼或并发角结膜病变时,可同时使用人工泪液。
3.全身药物治疗
对伴有系统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严重酒渣鼻、红斑痤疮、脂溢性皮炎等且单纯眼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口服多西环素类药物抑制炎性反应。明确合并严重皮肤蠕形螨感染者,由皮肤科予以联合驱螨药物。常用药物有伊维菌素和甲硝唑。
4.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饮食,避免疲劳,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将平时所用的枕巾、毛巾等私人物品进行高温消*灭螨,不与他人共用盥洗物品,常用香皂洗脸。
(3)建议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也进行蠕形螨检查,阳性者建议同时进行驱螨治疗。
文章参考:我国蠕形螨睑缘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年)作者: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来源:中华眼科杂志,,54(7):-.
DOI:10./cma.j.issn.-..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