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慢性疾病在侵害我们的健康之前,都会表现出一些征兆,如果能识别并且采取措施处理,就能避免被疾病打个措手不及!
6大暗示疾病的预警信号
手脚发麻,很多人会忽视,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发麻的感觉一会儿就消失,一般是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神经末梢麻痹,形成手脚发麻的感觉;只要及时活动下手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
但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
贡方堂提醒这6种信号一定要注意!#手脚发麻#
四肢麻木:脑缺血、糖尿病
脚麻木的情况如果频繁出现一定要提高警惕,它通常是糖尿病、脑缺血的警示标志。
全身虚汗:身体虚弱
中医认为,阳气虚弱的人,在睡眠时喜欢出汗。因此,晨起后,满身虚汗的人通常阳气虚弱,易感风寒,需要提升免疫力。这类人群平时要多吃山药、鸡蛋;冬季可以进补羊肉、桂圆等。
头昏头痛:高血脂
经过一夜睡眠之后人体感觉应该是神清气爽,但如果长期晨起后头脑昏昏沉沉或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很有可能是高血脂、动脉硬化的预兆。
起床后浮肿:肾病
浮肿的部位不同意味着不同的疾病预警信号。中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为了避免水肿,不建议中老年人在睡觉前饮用大量水。
眼睑浮肿可能是心脏问题。人体的上下眼睑是非常松弛的,通常不容易产生浮肿的情况,如果早晨起床一段时间之后眼睛依然浮肿,就要考虑是否是心脏出现了问题。
全身浮肿可能是肾脏问题。长期全身浮肿不退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检查肾脏方面的疾病,对症用药,切勿耽误病情。
关节僵硬:关节炎
很多时候,晨起时关节僵硬不适。但起床后,随着关节的活动,僵硬感开始缓解,这样的“疾病警示信号”经常容易被忽视。
其实,导致关节僵硬的疾病很有可能是关节炎。在初期,我们可以用热敷、活动关节的方式来“拯救”关节。
手脚发麻:营养不良
长期胃肠功能不好、节食减肥等,容易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引起周围神经炎和神经根损害,从而造成手脚麻木。
起床后做这3件事最有益
#1
喝杯温开水。
一杯温开水对于肠胃起到了清理作用,还能稀释逐渐黏稠的血液,避免血压飙升。
#2
按摩头部、以手摩面。每天清晨用5分钟轻轻按摩头部和面部,最后延续到颈部,按压锁骨上方凹陷处。
#3
排便。养成在清晨起床后排便的好习惯,把一天中累积下来的排泄物排泄出去。
缓解手脚发麻动作
01
水瓶练“腕”力。
准备约cc的瓶状物,像是饮料罐、小水瓶。将手掌朝下,握住装满水的瓶子,以缓和的速度将手腕上举及下弯,上下皆维持5秒,来回10次。
02
拉筋解“腕”伤。
将手臂向前伸直、手心朝下,以另一只手将手背向下压,再将手掌向内扳,各维持10秒,来回10次。
03
原地小跳。
自然站立,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是左臂,交替上下摆动,摆动手臂的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做原地跳动。一共做32次。
这个动作可以活动手腕、灵活手指,防止手麻、脚麻、手指肿胀无力,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04
拍打。
闲暇时可以拍打自身的胳膊、小腿内外侧,促进血液循环流通,预防及治疗手脚麻木、无力。
总之,贡方堂中医提醒大家,
很多慢性疾病都是日积月累引起的,
初期的一些征兆更不容忽视!
医院进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