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古今研究蓖麻二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21.《得配本草》:“蓖麻子辛、甘、热。有毒。其力收吸,能拔病气以出肌表。其性善走,能开诸窍以通经络。治瘰疬,追疮脓。配乳香、食盐,捣饼贴太阳穴,治风气头痛。配羊脂、山甲,少加麝香,以油煎膏,日摩数次,治偏风。去壳,取油涂纸,烧烟熏之,治舌上出血及喉痹舌肿等症。一切肿毒,痛不可忍,研敷立止。禁用内服。”

22.《雷公炮制药性解》:“蓖麻子味甘辛,有小毒,入脾大肠二经。主水腹腹满,脏腑燥热,无名肿毒,敷之可消;口眼斜,敷之可正;涂足心,下胞胎如神;涂巅顶,收生肠甚捷。”

23.《新修本草》:“”蓖麻子味甘、辛,平,有小毒。主水症又主风虚寒热,身体疮痒浮肿,尸疰恶气,榨取油涂之。叶主香港脚,风肿不仁,捣蒸敷之。

24.《药笼小品》:“蓖麻子辛甘热。性善收,又善走,能开通诸窍经络。治水症浮肿,针刺入肉捣敷伤处,刺出即去药,追脓拔毒,敷瘰疬恶疮,屡奏奇功。外科煎膏多用之,内服不可轻率。”

25.《药性切用》:“蓖麻子辛甘性热,善走亦善收,能出有形滞物,外用颇奏奇功。气味颇近巴豆,内服不可。”

26.《玉楸药解》:“蓖麻子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下胎衣,收子肠,拔肿毒,泻水癥。”

27.《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蓖麻子味甘辛,平,有小毒。主水症,又主风虚寒热,身体疮痒浮肿,尸疰恶气。叶∶主风肿不仁,捣蒸敷之。28.《冯氏锦囊秘录》:“蓖麻子,敷无名肿毒,吸出有形滞物,剩骨立起,脓血尽追;涂口眼歪斜,即牵正后元,一效即去,久则反损。涂足心,下胎季子胞;涂巅顶、收生肠肛脱,通利开窍,勿轻服饵。”

28.《顾松园医镜》:“蓖麻子〔辛甘有毒,盐水煮去皮研。〕口眼歪斜涂正〔不歪〕处,子肠脱出贴丹田,半身不遂,同麝香、穿山甲、羊脂煎膏以频摩。针刺入肉,与蝼蛄屑〔牙屑〕捣敷而立出;偏头风痛,〔同乳香〕涂太阳即止;诸般肿毒,敷患处随消。长于收吸,能拔病气出外,外治累奏奇功,不可内服。”

29.《医学入门》:“蓖麻子平甘辛味,偏风肿痛服且熨,疥癞水证单用之,下胎兼辟疰恶气。”

30.《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

31.《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二、现代研究

1.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饼含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种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种,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性蓖麻毒蛋白。

2.蓖麻子具有抗肿瘤、细胞凝集、泻下作用

3.药理:

叶的水浸浓对正常及抑制状态的离体心脏,均能使心收缩力增加。叶、茎煎剂使犬血压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扩张;对大鼠子宫、蟾蜍腹直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叶及其浸膏尚能杀灭蝇蛆及蚊类幼虫。

蓖麻子泻下作用: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蓖麻油能阻碍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泻引起。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4.临床:治疗颜面神经麻痹、中毒与解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