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越王博物馆将举行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
作为广州市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系列活动之一,由广州市文化局、市商业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承办,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协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将于6月24日至12月20日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行。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式和烹调方法千变万化,地方菜系各具特色,历代的饮食器具品种繁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五十多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最初的食器,到以后历代发明的以青铜、铁、陶瓷等制成的各式饮食器具,当中可以窥见不同烹调技法的问世。这不但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更足见美食与美器之间存在一种相伴相依的关系。并且,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佳肴也要精致的餐具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本次展览共展出138件(套)珍贵文物,包括食器、炊具、酒器、图卷、砖画等,分别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及考古所提供。这些饮食器具包罗万象:青铜、漆、陶、瓷、金、银、玉石器俱备。其中,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制作,也有罕见的舶来品,全面而具体地展示了中国饮食器具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广泛性、多元性和不同的时代特征。其中有不少为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例如新石器时代的釜和灶,是已知的发现较早并且保存完整的1套炊具;在*出土、保存完整的唐代墓葬饺子,是现时所发现最早的饺子实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不同形制并写有“君幸酒”、“君幸食”字样的漆耳杯、小漆盘,以及稻谷、小米饼、鱼骨、狗骨、红枣、梨子和杨梅等大量食物,也让人叹为观止;湖南沅陵出土的竹简《美食方》,是目前为止在中国出土的最早也最详细的一份食谱。它将植物性饭食和动物性菜肴分别记录,烹制操作程序详细而考究。
其他引人注目的展品还包括汉代江南流行的船形陶灶明器、东汉宴饮杂技画像砖、元代金银食器以及清代具有保温功能的镂空鎏金铜碗套。
这些实物加上文献中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古代饮食和饮食风俗的线索,我们得以从中探寻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从萌芽到成熟,从粗放到精致的发展脉络。
另外,南博馆还专门为这次展览开辟了一个儿童活动区,设计了“古颜今貌猜猜看”和“摆宴台”等趣味盎然的活动。孩子们可以通过趣味性十足的小游戏,了解和认识古代的饮食器具以及古代的筵席礼仪。广州市中小学生可免票参观该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