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是人体血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三个脂肪酸和甘油构成的酯类物质,因此被称为甘油三酯。我们知道脂质的组成是很复杂的,除了甘油三酯之外,还包括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少量的其他的之类。
血液中的脂肪物质类型复杂,包括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固醇等,在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体检中发现甘油三酯含量高,我们必须要注意。
为什么甘油三酯很重要?
甘油三酯类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或动脉壁增厚(动脉硬化),从而增加罹患卒中、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病的风险。极高的甘油三酯类也可能会引起胰腺的急性炎症(胰腺炎)。
甘油三酯类通常是增加罹患心脏病和卒中风险的其他疾病的一种体征,这些疾病包括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其中代谢综合征是包括腰部脂肪过多、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和异常胆固醇水平在内的一组医疗状况。
甘油三酯高都有哪些症状?
1、头晕和头痛
甘油三酯升高一般是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以及血脂还有血糖都出现了增高,如果甘油三酯升高的时候出现了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情况,会引起头晕和头痛的症状,医院测量血压值,然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缓解。
2、神经系统症状
甘油三脂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可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容易发怒、烦躁不安等表现,而且睡眠质量也会变差,可能会有失眠多梦的症状,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
、多饮多食
甘油三酯升高和体内的血糖也会有所升高,如果出现了糖尿病会伴随着糖代谢异常,也会造成有多饮和多食的情况,到医院确诊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的药物改善,比如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
4、胸口疼痛
油三酯升高如果比较严重已经引起了冠心病或者是心绞痛,会在生活当中出现胸口部位疼痛,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之后,胸部疼痛的症状会更加严重,也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能让症状有所缓解。
5、黄色瘤
甘油三酯高会导致脂质在局部沉积,常见于眼睑周围,可表现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质地柔软。
6、早发性角膜环
这多见于40岁以下的人群,主要表现出角膜外缘呈灰白色或白色。
7、眼底改变
严重的甘油三酯高的患者会出现眼底改变的症状。
“甘油三酯大户”被揪出,内科医生:50岁以后,建议少吃!
1、油炸食品
50岁以后,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味道鲜美,减压,但油炸食品的热量相对较高,含油量也较高,吃太多油炸食品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和血管损伤。
此外,过量食用油炸食品容易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影响血脂水平的稳定,因此,如果你想要血脂和血管健康,你必须在平时少吃油炸食品。
2、鸭蛋
很多老年人认为吃鸭蛋比吃鸡蛋更有营养,而且味道更好,实际上鸭蛋胆固醇含量非常高,在甘油三酯高的情况下经常吃咸鸭蛋,会直接促使血液中脂质沉积,诱发高脂血症等相关疾病。
咸鸭蛋固然美味,制作过程中需要放入大量食盐,此时也属于高钠食物,对血管壁造成严重刺激,甚至会引发血压飙升,所以,咸鸭蛋也被称为“甘油三酯大户”,建议大家少碰为妙。
、肥牛
秋冬季节,春天都是吃火锅的黄金时期,吃火锅时,必不可少的就是牛肉卷羊肉卷,这也是吃火锅时必备的食材。
在经过火锅的烹饪下,牛肉卷的口感更加吸引人的味蕾,吃起来美味可口,提高食欲的同时,也能增强过人的饱腹感。
肥牛卷肥羊卷虽然好吃,但也不要多吃此类食品当中的脂肪含量,以及甘油三酯含量非常高,常吃会引起身体肥胖,诱发剂量血管疾病的发生。
4、玉米
市面上销售的爆米花、玉米粥、玉米淀粉等加工品都是有玉米制作而成,口味丰富,种类多样化,不仅水煮玉米香甜可口,玉米加工品也深受人们喜爱。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会更加注重养生问题,玉米属于粗粮,价格也便宜,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把玉米当成主食来食用。玉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便秘问题,促进肠胃吸收。
但是针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年纪大了,肠胃脆弱、消化系统不是很好,玉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利于肠胃吸收,会影响肠道消化。
如果中老年人长期食用玉米,会加重血管负担,严重的话导致慢性心血管疾病,与此同时,也会引起体内甘油三酯含量超标,不利于稳定老年人的血脂含量。
5、鸡皮
很多人在平时比较爱吃一些油炸鸡皮,虽然说吃起来香香脆脆非常的美味,但是其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而且也会促使甘油三脂出现升高的问题,加重血管的负担,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诱发血管堵塞的风险。
不仅如此,摄入过多的话,也会造成肥胖的情况,造成脂肪的对戒对身体影响比较大,所以像这种食物也是真正应该忌口的。
6、动物肝脏
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动物肝脏,适当吃动物肝脏能够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不过动物肝脏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是非常高的,如果摄入过多会在身体内堆积转化为甘油三酯沉积在血管当中诱发高血脂,尤其是在吃动物肝脏的时候又喝酒,这对血管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血脂正常,能停药吗?
血脂正常了,一般情况下也不建议停药。对于血脂,其升高,往往会带来血管性的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相关疾病,对于血脂目前理念为越低越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相关疾病,建议血脂控制在正常值范围之内,并越低越好。
对于血管性的相关疾病,危险因素众多,除了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以外,还包括不可控的因素,如遗传、年龄等因素,所以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限制,以防止血管病变的进展。对于一般的高脂血症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以及药物进行调理。,对于血脂正常了,建议坚持服药,使血脂维持平稳,避免血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