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战役”记事
“黄码”医院坚守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记医院血液净化室护士长郭睿
“尊敬的院领导,我是郭睿,医院血液净化室护士长,我是农工党党员,也是一名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战役中,我自愿参加各种救治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履行一名农工党党员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郭睿在邯郸地区疫情发展初期上交的请战书,言辞恳切,字字真诚。4月8日,医院通知,医院指导、协助血透室的救治工作。她利用最短的时间把科里的工作做好安排与交接,临走时,她来不及和家人好好告别,孩子已经习惯了她匆忙离开的身影,只是红着眼眶不舍地说“妈妈您早点回来,要不我就开学了,您要保护好自己,我在家好好的。”郭睿心有不舍,但依然义无反顾踏上抗疫征途,她知道,自己在疫情一线的的坚守和奉献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当日下午2点,医院开往鸡泽支援的车,但路上突遭意外,郭睿肩部和双腿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她不顾伤情,依然坚持要到前线。面对领导的关心,她回答,“我没事,我可以。”就这样,郭睿忍着伤痛,跟随支援队伍医院。
医院正在全面消杀,郭睿被安排在住处稍事休息,但是同车去的还有被派去隔离点工作的2名医生和2名护士。闲不住的她又对同事们进行了隔离病区人员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医务人员防护服穿脱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不顾身体的剧烈疼痛,晚上6点,医院医务科的领导一起到隔离点指导医务人员通道、防护服脱卸区的规范设置,回到住处已是深夜。
强化练习穿脱防护服
作为支援鸡泽的队伍的第一人,医院血透室指导工作,郭睿已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她与医护人员共同梳理细节、制定措施,完善了登记、筛查、隔离、报告、治疗、转诊等整套运行流程及应急方案,规范科室布局、流程,保证血透室规范运行。
现场指导透析室布局改造和二次消杀
经过郭睿的的严密指导,医院开始接诊尿毒症病人,进行透析治疗。工作期间,郭睿医院血透室护士对疑难动、静脉内瘘进行穿刺,将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了血透室护理人员,确保一针见血,术后仔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内瘘的宣教。工作结束,郭睿要为透析机消毒,更换床单、擦拭、喷洒、拖地、紫外线消毒,所有垃圾双层黄袋鹅颈式包扎,最后装箱打包。
郭睿为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后评估
医院透析室护士进行疑难内瘘穿刺
由于在血透过程中采取的是全程床边护理的模式,所有的操作都需要随时与患者保持近距离的接触,为了做好自身防护,郭睿全副武装穿上了防护服、防护口罩,这样更增加了操作难度,闷热的防护服下,简单活动就已让人浑身大汗,遑论精细治疗操作。虽然汗水已经将身上的衣服浸透,但是只要能为患者解除病痛,郭睿觉得非常值得。就这样,郭睿与战友们并肩作战,每天分4个班次,确保透析室24小时运转,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始终如一地为患者提供透析服务,保障了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指导患者规范配戴口罩
医院坚守的30天里,郭睿累计完成透析治疗人次,在她的督促提醒下,全队医务人员和透析病人无一例感染。
因为牢记使命,所以不眠不休;因为甘于奉献,所以舍小家为大家!作为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的缩影,郭睿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贡献,但是她始终牢记“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初心,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医护知识,毅然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时候担负起使命,用自己平凡的事迹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医院神经内二科与老年病科副护士长许红青——忘我的守护
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这座有三千年文化古城的步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唤起了无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许红青就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员。
由于疫情严峻,她瞒着已在抗疫一线工作一月余的爱人偷偷报了名。
4月11日,医院紧急通知,要求支援经开区隔离点,由于任务紧急,简单收拾了些随身物品,来不及和两个孩子告别,交给由不会做饭的爷爷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出发前院领导耐心叮嘱,一定要按照防疫要求,规范操作,在工作过程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她的心情是紧张并带着喜悦的,紧张是疫情仍然严峻复杂,防控意识不能松懈,工作期间不能出现任何岔子,喜悦则是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荣幸。
当天到达隔离点已是下午,她与院感科刘阳仔细查看了三区两通道,把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了改造,为了使医务人员快速、有序、安全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她召集大家,初步制定了各班、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及具体内容;重点培训了防护服穿脱流程及核酸采集的注意事项。
来到经开区隔离点后,她每次都是第一个投入到工作中去。“早上要采集核酸样本、送早饭、叮嘱吃药、消杀,再然后送午饭、消杀、收集垃圾……”许红青详细地介绍着自己每天的工作流程。
在她的讲述中,20余项“日程”单独来看都非常普通,但累加在一起,再乘以隔离人员的数量,就是巨大的劳动量。“每次采集核酸样本就要一个小时,送饭要一溜小跑,要不然饭菜容易凉,收集垃圾时左右手都要拎上六七个袋子,能少跑两趟……”许红青觉得自己快上一分钟,就能让每一个隔离人员都少等一分钟。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许红青会尽量去帮助被隔离人员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和需求。“咱将心比心,其实在这里被隔离的人很不容易,在生活上能照顾就照顾。”她十分理解被隔离人员的心情。4月11日晚上23点,核酸结果回报,有一位隔离人员核酸结果阳性,需要立即转运患者。她二话没说,便与院感科刘阳一起进行转运阳性患者,并对环境进行采样,室内、走廊环境消杀,整个工作做下来,已到凌晨四点,从隔离区出来,汗水已经打湿了防护服下的衣衫,面屏也已模糊不清。拖着疲惫的身体脱下防护服,看到脸上被口罩勒出的压痕,她笑了,她觉得这是最美的,是白衣天使赋予的使命。工作结束后,她还要进行工作总结,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梳理,准备第二天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每天都重复着,但是容不得一丝马虎,就这样在隔离点已经度过了25天,她说在这隔离工作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被隔离人员的认可与感谢,这将是她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和平年代也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奉献,冲锋在前护他人周全,就足够了。
病毒不退我不退——医院体检中心护士史珊珊
疫情发生后,医院迅速派出医护人员,投入到全民采集核酸样本工作中。
医院体检中心护士史珊珊就是其中一员,早上四点集合,全副武装,统一到达地点,各就各位,开始采集核酸样本。当问起不能回家的日子里想念家人吗?史珊珊说,想念,每日与家人视频通话,互道珍重。每次与家人视频完我们的最后一句话都是,邯郸必胜!
当问起她这么早开始工作,持续六、七个小时,肚子饿吗?她笑笑说,为了保障采样迅速,人员不拥挤,再者穿上防护服如厕不方便,我有一块巧克力就顶下来了。
史珊珊的岗位在中华南小区,该小区有三十四栋居民楼,人数多、任务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居民不在少数,为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除批量采样完成外,她还负责六户居民上门采样任务。当她来到一个老奶奶家里时,老人板着脸,连连挥手拒绝。史珊珊耐心对老人说:奶奶,为了全民身体健康,防止疾病扩散传播,采样检测非常重要,我轻轻给您采样,保证您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请您相信我。晓之以理后老人接受了采样。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当史珊珊上门来,老人都欣然接受采样。第七天,史珊珊进门就看到老人双手捂着一个苹果。采完样本,老人递上苹果,说,孙女你受累了,吃个苹果吧。史珊珊向老人摆摆手说,谢谢奶奶,我不吃,我还要继续工作呢。老人靠近史珊珊亲热地说,今天天不好,我早早拿在手里暖着,不凉,热乎乎的。
第九天采完样本,老人依依不舍地对史珊珊说,孙女,明天你还来啊。
当采集完两户住在六层的居民时,浑身已被汗水湿透,她一手捶着腰,忍受着连日来身上被隔离服捂出湿疹的奇痒,坚持向下一户居民家走去。
史珊珊说,这几天采样,最累的就是腰了,居民陆续来做核酸,就要不时地站起来或半弯腰,看准咽部确保采样准确。还要不时对居民讲解核酸采集流程,做好核酸采集的规范动作,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虽累心里也是快乐着。
史珊珊是一名年轻的医务人员,在这次全民核酸采集样本工作中,任劳任怨,柔肩挑重担,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坚守,以坚持不懈书写担当,以精诚职责践行使命。用自身的微光,坚守责任、忠诚、担当,凝聚起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