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眼睛是通过眼球内的晶状体来接受外界的光线,并且感知、成像,最终传递给大脑。在人们的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都是从眼睛获取的,通过识别不同的光线亮度和颜色,将外界的信息转变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而睫毛是在眼睛外面的体征,大约排列成2-3行,短而弯曲。一般来说人们的上下眼睫毛各不相同,下睫毛比较短,长度约为6-8毫米,稍微向下方弯曲。在闭眼时,人们的上下睫毛并不会交织在一起,两者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少女性希望自己的睫毛能够更加浓密,看上去更加弯曲卷翘。在怀孕期间也希望孩子能够遗传浓密的睫毛,能让眼睛看上去更加有神。但很多宝妈会发现,宝宝对睫毛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没事儿还喜欢揉眼睛。
一开始家长们觉得,孩子揉眼睛是不是困了?想着给孩子哄睡觉就好了。4岁的波波也总是出现揉眼睛的情况,从小时候波波就总是出现这个问题,一直觉得没什么。但最近一段时间,他不仅喜欢揉眼睛,而且还容易见光流泪,波波妈妈还发现,他总是出现很多的眼屎,也会出现眼睛发红的情况。
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波波医院检查。在进行了全方面的检查后发现,波波存在双眼下眼睑轮匝肌肥厚,内侧睫毛倒向眼球的情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睫。
01小儿倒睫是什么情况?
按照人们正常的生理构造来看,上下都会有一定的眼睫毛,但睫毛大多向外弯曲。下睫毛虽然比较短,但长度也能达到6-8毫米,并且是向眼睛的前下方弯曲的,能够对眼球起到一定的遮光作用,还能防止灰尘、异物等入侵眼部,有一种保护作用。
但是倒睫的出现就是睫毛异常生长了,在睫毛生长的时候,倒向眼球甚至贴着眼球表面长,这种情况下睫毛就会接触眼球表面,甚至可能引发角膜的受损。
症状:
在小二倒睫的患者身上,眼睛极易出现异物感,容易出现流泪的情况,而且对光线比较畏惧,容易受到刺激。
患儿可能因为倒睫引发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上皮脱落、角膜炎甚至出现角膜白斑等疾病,最终还可能影响视力。
事实上,倒睫不仅可能出现在儿童身上,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在不同年龄段出现倒睫后,处理方法都不相同。
02下面,医生就详细为你讲一讲,小儿倒睫的哪些处理方式
0-2岁儿童:
一般情况下,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由于睫毛比较细软,很少能够对角膜产生刺激,通常症状不会太明显。这时采取继续观察的方式处理。
随着孩子的鼻梁、眼睑等逐渐发育,有一部分先天性睑内翻引发的倒睫可能自行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用太担心,减少孩子揉眼睛的次数,避免在反复的揉搓中,影响生长。
3-5岁儿童:
当过了婴幼儿时期,孩子眼睛出现的倒睫情况仍然存在,并且没有出现好转的情况,医生可以通过物理拔除等保守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倒睫对角膜的刺激,逐渐调整。
其中物理拔除是一种将少量的、分散开的倒睫通过拔出的方式来缓解患儿的不适,能够作为保守治疗的一种,但无法根除倒睫,因为睫毛具有一定的再生性。而且在采取这种方式时,一定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免刺激眼睛带来不适,影响睫毛的后续生长。
03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
对一些经过保守治疗没有好转的患儿,眼睑存在严重的下睑赘皮或者存在下眼睑内翻引发的倒睫,可能导致一半甚至整个的下睫毛都出现倒睫。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倒睫生长给患儿的眼睛等带来的影响,必要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这几种。当孩子出现倒睫时,家长需要根据医生的面诊后,结合实际的情况遵照医嘱进行,切不可自己拔睫毛或者帮助孩子揉眼睛等方式缓解症状,这只会加重孩子的角膜等受到的刺激。
医生建议:
对3岁以下的儿童出现的倒睫,可以根据患儿的症状以及对视力损伤的程度来进行治疗。如果孩子自觉对倒睫没什么反应,或者虽然出现倒睫,但对孩子的视力和角膜没有别的影响,完全可以采取观察的态度,在3个月或者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复查,由医生协助观察。
像波波这样突然出现畏光、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很可能说明眼睛内的倒睫已经引发了结膜炎或者角膜炎症,需要学习波波父母的做法,及时给孩子就医,采取进一步的治疗。
后期针对波波的病情,也和大家做个交代。他的情况不算严重,只是出现了一定的双眼下眼睑轮匝肌肥厚,内侧睫毛倒向眼球的情况,在进一步的检查后,我给他父母的建议是先保守治疗,通过一些消炎的眼药水促进角膜的恢复,医院复查。
由于波波的年纪不大,暂时不建议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家长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决定之后再观察波波的情况,进行后续的治疗。
当你的孩子也出现这样的症状,喜欢揉眼睛,眼睛还出现过多的眼屎分泌、眼睛发红、睫毛生长异常,或许是倒睫在作祟,要尽早就医。
结语:当孩子总是出现喜欢揉眼睛的时候,不仅仅和犯困有关,倒睫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甚至在很多患儿身上还存在着视力发育异常,因为看东西总是出现模糊、眼睛疲劳、酸胀、干涩等情况所以才喜欢揉眼睛,在揉眼睛的过程中通过压迫眼球来改变角膜的形态,从而让自己看得清楚一点。当出现反复揉眼睛的情况时,也可能是孩子在提醒家长,应该及时做个眼科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