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两种“极端”的人。一种人比较感性,经常容易流泪;一种人比较理性,想哭哭不出来。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会说前者泪水多,后者泪水少,都跟泪液有关。“泪液”看似跟我们熟悉,其实藏着的秘密还不少呢!
泪液有什么作用
在眼睛的上方有泪腺,泪腺分泌大部分的泪液,泪液是一种弱碱性的透明液体,其中98.2%是水,其余为少量无机盐和蛋白体等物质。
看似不起眼的泪液其实有大大作用:
■保持眼球表面湿润,滋润眼球表面的细胞;
■填平眼球表面一些细小的不光滑面,看东西更清楚;
■冲洗、清洁眼表与泪道,清除异物及代谢产物、脱落的细胞等;
■为角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泪水的多与少反应了眼睛的健康状况,在“欲哭无泪”与“泪流不止”的外在表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无泪”的怕是干眼
泪液缺少,泪膜所能起到的滋润眼球的作用将大打折扣,眼睛表面就会因此变得干燥。因此眼睛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还会畏光、看东西模糊、眼睛容易疲劳,不能久视等症状。
再加上现在很多人经常使用手机、电脑,又有长期戴美瞳的习惯,因此眼睛干燥,干眼的症状更加明显。
“多泪”的怕是堵塞
眼睛泪水的分泌与排出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眼睛的外上方是泪腺,它分泌眼泪,分泌的眼泪完成任务以后进入泪道系统,然后流入鼻腔。眼泪到了鼻腔之后,部分湿润鼻粘膜,部分随呼吸排出体外。
泪道这条不太长的细管子就成了眼泪通到鼻腔的惟一道路,泪道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只要其中任何一处堵塞,泪道就堵塞了。泪水就不能进入鼻腔的,于是就从眼睛里面流出来,表现为流泪。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临床研究发现,泪道阻塞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以后,50岁左右高发,女性较男性的发病率高。泪道一旦堵塞,基本上用药没有太大的效果,都需要经过手术来治愈。
看来“欲哭无泪”与“泪流不止”都不是什么好事,这两类人就不要互相羡慕了,当你感觉泪液过多或过少,医院就诊比较靠谱。
常见问答
1
眼睛无故流泪算不算是一种病?
专家解答
流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流泪分为生理性流泪和病理性溢泪,生理性流泪是因人眼受外部刺激,如过敏强光炎症等造成的,病理性溢泪是由于泪道疾病导致泪液不能从泪道排出而溢于眼外所造成。
2
为什么会出现无故流泪的症状?
专家解答
泪道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泪道炎症、外伤、异物、肿瘤、寄生虫和先天异常等,其中,泪道堵塞、慢性泪囊炎最为常见。
医院泪道病专家指出,不少中老年人经常流泪主要是由于鼻泪道堵塞造成的。
鼻泪道的开口在上下眼睑处,出口则在鼻腔内。人在哭泣时经常会有“涕泗横流”的情形,这就是因为眼泪会经由鼻泪道排到鼻腔形成清涕。鼻泪道一旦堵塞或狭窄,就会造成泪水排不出去而不断累积在眼眶里,泪水无处“宣泄”,便会溢出。
3
泪道堵塞有什么危害?
专家解答
很多中老年患者之所以不重视泪道疾病,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认为流泪不过是小事。入夏后,细菌容易滋生,如果泪道长期阻塞,容易引发泪囊炎症,导致流脓。
脓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溢出后如果感染到眼球,很容易发生细菌性角膜炎,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甚至有发生角膜穿孔、失明的危险。
4
泪道堵塞如何治疗?
专家解答
泪道疾患尽量及早治疗,如果要是泪囊炎,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粘膜与粘膜之间会形成机化黏连,机化黏连造成的这种阻塞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探通置管,激光泪道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泪囊炎因为与成人的发病机理不同,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图片来源:Pixab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