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微提醒一场针眼蟹引发的ld
TUhjnbcbe - 2021/1/7 18:34:00

秋风起,吃蟹正当时。在台州,肥美的白蟹卖得俏,这几日“针眼蟹”的传言也传得火。

原告:李先生

9月1日8点多,我和往常一样,从菜场拎了3只活蟹回家。10点不到,白蟹全都僵死了。“平时买的白蟹至少能活到下午。”我就纳闷了,“这回买的白蟹,怎么这么短命?”

清洗时,我发现蟹壳上有几个“针眼”,心头的疑虑更重了。这些“针眼”大小的洞,出现在白蟹坚硬的背壳上,每只蟹都有一个或两个。马上,我就联想到了朋友圈里“针眼蟹”的传言。“无缘无故哪来的针眼,该不会是注了水或打了药吧?”

被告:商贩

听说“针眼蟹”的传闻,水产商贩们表现得惊讶。一位中年女商贩表示,她干这行20多年,确实见过“针眼蟹”,不过,大多是进货时就已经这副样子。“海鲜死活两个价,活的好卖,死的只能贱卖。有活螃蟹,我们爱惜都来不及,谁还闲着没事给壳戳个洞。”她说。

在另一家摊位前,男商贩也极力澄清:“白蟹卖得这么便宜,注水顶多就赚个几毛钱,谁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干这么笨的事?”他告诉记者,每天他进的货都比较多,从没留意过白蟹壳上是否有小孔。

“针眼蟹”的由来,商贩们也有自己的猜测。多数商贩认为,可能是装卸运输时白蟹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的。“白蟹壳的两端很尖锐,往别的蟹上一戳,力道可不小。”摊主说,“一旦蟹壳上有孔,那么,这种蟹一般会比蟹壳完好的蟹短命。在市面上,死蟹的价格只有活蟹的一半,甚至更少。”

证人、证据

9月1日下午4点,菜场对内部所有白蟹摊位进行了排查,只发现一只死蟹壳上有5个类似孔洞,其中1个贯穿蟹壳。9月2日上午8时,菜场工作人员再次检查,这次发现壳上有孔的白蟹数量增多,所占比例为10%左右。

“这些孔洞大部分都未贯穿蟹壳,且位置分布极不规律,绝大多数出现在死蟹身上。”菜场管理办公室一位潘姓工作人员认为这些并非人为故意,“白蟹在运输、装卸时互相挤压的可能性更大。”

记者尝试用针筒戳白蟹的背壳。轻轻一戳,蟹壳毫无动静。猛力一戳,针头出现了弯曲,依然没能在背壳上戳出一个孔。记者用针孔在蟹腿、蟹嘴等部位戳孔,难度稍低,成功率更高一些。

随后,记者模拟两只白蟹“自相残杀”的场景。攻击蟹背壳时,蟹腿的杀伤力不大。

两只蟹壳互相撞击又会如何?当把蟹壳上尖锐的一端往另一只白蟹的背壳上戳,稍稍用力,几乎百试百灵,蟹壳上很快就有4个洞孔了。洞孔如针眼大小,经过对比,与李先生买到的“针孔蟹”很相似。

在背壳针眼大小的洞孔上,记者戳入针头注水,每次皆有约三分之一的水分渗出。在蟹腿和蟹脚等部位注水,渗出的水更少些。

实验结束时,仍有水分从白蟹身上渗出,桌上留下了一滩水渍。

如何挑选螃蟹

首先是掂。掂一掂分量,同样体积的蟹,分量越重蟹肉也越多、越肥。

其次是看。看一看外表,蟹身上有没有针眼,确保是活的。如果是白蟹,看看它的两个角,如果蟹角处从里到外透着橘红色,就说明蟹*是满的,“都满到了蟹角”。

最后就是抖了。让螃蟹嘴部朝下,抖动几下,如果蟹嘴流出较多的混浊液体时,那么这只蟹极有可能是死蟹甚至已经发臭。如果只有少量或者没有液体流出,那么这一般是正常的螃蟹

提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提醒一场针眼蟹引发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