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光皮肤病学特稿EADV痤疮
TUhjnbcbe - 2021/2/1 2:57:00
白癜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7467667.html

痤疮、玫瑰痤疮及反常性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相关皮肤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影响。年10月29-31号在线举办了第29届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EADV)年会,我们分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皮肤科专家在痤疮、玫瑰痤疮及反常性痤疮等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痤疮

痤疮专场有五位讲者,围绕痤疮发生机制、治疗及痤疮特殊类型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报告,分别概述如下。

★1.痤疮丙酸杆菌与痤疮

皮肤微生态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acnes,C.acnes,原称为Propionibacterium,P.acnes)在痤疮发生中起到重要但仍然机制不明的作用。德国FalkOchsendorf教授介绍了C.acne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最新进展。与正常健康对照相比,重度痤疮患者背部皮肤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明显减少。痤疮患者面部和背部毛囊皮脂腺中IA1型痤疮丙酸杆菌的含量更多,而这种菌株差异性可能与痤疮的发生相关。炎症反应贯穿痤疮发生的始终,C.acne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促进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H19的表达,之后H19通过结合并抑制miR-a,上调Toll样受体2的表达,进而激活NF-κB炎症通路并促进炎症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为C.acne诱导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中的炎症反应增添了新的证据。此外,口服或外用益生菌在痤疮治疗中也有相当的潜力,益生菌通过分泌抗菌蛋白和细菌素样抑制物质发挥对C.acne的抑制作用,从而维持皮肤微生物群的动态平衡。此外,益生菌还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8,提示其还可通过免疫调节参与寻常痤疮的治疗。临床研究发现,外用含有益生菌的洗剂可减少痤疮患者的炎性皮损和红斑,口服含有益生菌的药物不仅可减少患者的皮损,还可减少患者的皮脂分泌。

★2.痤疮的内分泌治疗

来自英国的AlisonLayton教授介绍了成年女性痤疮的内分泌治疗。雄激素介导的皮脂腺脂质分泌过多是导致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主要病因,随着女性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的改变,多达78%的女性有着经前期痤疮的困扰。雌激素和孕激素复合的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卵巢分泌雄激素、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进而降低游离睾酮的水平、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减少睾酮转化为生物活性更强的二氢睾酮,以及抑制雄激素在靶器官的作用等多方面阻断了雄激素的效应,从而有效治疗痤疮。

目前痤疮的激素治疗主要是口服避孕药或螺内酯等抑制雄激素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只使用于女性痤疮患者,尚缺乏针对雄激素的外用药物。近来1%clascoterone新型外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乳膏打破了这一僵局,避免了系统使用抗雄激素药物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体外发现,clascoterone通过靶向皮肤中的雄激素受体,剂量依赖性抑制人皮脂腺细胞中雄激素介导的脂质和炎症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两项3期随机临床实验都证实了1%clascoterone在痤疮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有效减少了中重度男性痤疮患者和9岁以上的女性痤疮患者面部皮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药物相关的痤疮样疹来自韩国的DaeHunSuh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药物相关痤疮样疹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使用激素和外用激素是引起痤疮样疹的主要原因,与寻常痤疮不同,痤疮样疹通常表现为单一形态的丘疹和脓疱,粉刺并不常见,而且皮损还分布于除了皮脂分泌旺盛区域的其它身体部位。此外,健身人士中由于自行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引起的痤疮样疹应引起皮肤科医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皮肤病学特稿EADV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