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睑内翻倒睫医案三例
TUhjnbcbe - 2021/2/19 22:10:00
只看白癜风的医生 http://m.39.net/pf/a_6210229.html

第期

睑内翻倒睫中医称“倒睫拳毛”、“拳毛倒睫”、“倒睫拳挛”。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部朝眼球方向卷曲的一种位置异常。中医认为多因脾虚气弱或肝血不足,风邪乘虚而入,眼睑筋脉或肌肉失养、紧缩所致;或因胞睑、白睛疾病失治之后,亦见于年老体弱或先天禀赋不足者。

益气升阳法治睑内翻倒睫/脾虚气弱证案

冯某,女,5岁,湖南省长沙市诺贝尔摇篮金帆幼儿园,幼儿。于年5月25日初诊。

家长代诉:患儿从出生6个月起喜用手揉眼、流泪。

病史:发现患儿从出生6个月起眼睑裂较小,喜用手揉眼、流泪,经医院检查,泪道冲洗双下入咽,唯有下睑内翻倒睫;面色少华,肢体倦怠。

检查:远视力右眼0.6,左眼0.6。睑裂较窄,双眼下睑微内翻有几根睫毛触及眼球,结膜微充血;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诊断:睑内翻倒睫(双眼下睑)。

辨证:脾虚气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剂:神效*芪汤(《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太子参5g,*芪10g,炙甘草3g,白芍5g,蔓荆子3g,陈皮3g,白术5g,神曲5g,蝉蜕3g,刺蒺藜5g。6剂(中药配方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提供)。

服法:每日2次,每次1格,开水冲服。

外治: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一日4次,一次1~2滴。

西药:维生素AD胶丸,口服,一次1丸,每日1次。

医嘱:①每日将下眼睑皮肤往下反复拉5~6次。②忌食辛辣,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二诊(年5月31日):眼痒流泪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原方。6剂。每日2次,每次1格,开水冲服。

三诊~五诊(年6月6日—年6月18日):服药12剂,眼痒流泪消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见睫毛触及眼球。

按:患儿脾虚气弱,阳气不能升发,筋脉失养,胞睑筋脉紧缩,故见眼皮内急、睑裂较窄;面色少华,肢体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均为脾虚气弱之候。神效*芪汤加减方中太子参补益脾胃,益气生津;*芪、炙甘草补脾胃之气;蔓荆子、蝉蜕、刺蒺藜祛风止泪;白芍补血和营;白术、神曲健脾化食;陈皮理气防滞,合之为祛风补脾益气之功。配合滴药、手法,内外合治,故能取效。

祛风清热法结合手术治睑内翻倒睫/风热上攻证案

王某某,女,65岁,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坡办事处,居民。于年5月2日初诊。

主诉:双眼刺痛、畏光、流泪1年,加重1周。

病史:患者双眼刺痛、畏光、流泪1年,常滴抗生素滴眼剂,症状缓解。近1周双眼刺痛、畏光、流泪加重。

检查:远视力右眼0.6,左眼0.8。双下睑内翻睫毛触及眼球,双眼睑结膜血管模糊,乳头增生,滤泡形成,近穹窿部有网状瘢痕,角膜上方有新生血管伸入;冲洗泪道检查:双眼泪道均通畅;舌质红,苔薄*,脉弦。

诊断:①睑内翻倒睫(双眼下睑);②沙眼II期(双眼)。

辨证:风热上攻证。

治法:祛风清热。

方剂:石膏羌活散(《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苍术10g,羌活10g(后下),密蒙花10g,白芷10g,石膏10g(先煎),火麻仁10g,木贼5g,藁本10g,*连3g,细辛3g,菊花10g,荆芥10g,川芎3g,蝉蜕5g,刺蒺藜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①局麻下行双眼下睑皮肤切除术。②0.25%氯霉素滴眼剂,滴双眼,一日4次,一次1~2滴。③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杰奇),涂于切口皮肤及眼下睑穹窿部,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

医嘱:忌食辛辣,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二诊(年5月9日):手术拆线,伤口愈合良好,矫正满意。舌质红,苔薄*,脉弦。原方。7剂。

三诊(年5月16日):双眼刺痛畏光流泪消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见睫毛触及眼球。

按:下睑内翻倒睫多见于老年人,常由眼轮匝肌痉挛收缩所致。皮肤切除术效果良好,患者收效满意。术后除抗感染外,风热上攻者可内服石膏羌活散加减方,方中羌活、密蒙花、菊花、荆芥、刺蒺藜祛风止痒;苍术健脾燥湿,祛风明目;白芷、细辛、藁本祛风止痛;石膏、火麻仁、*连清热泻火;川芎活血散瘀;木贼、蝉蜕退翳明目;甘草调和诸药。手术切除多余的眼睑皮肤,使下睑不再内翻,睫毛自然不再倒刺眼球,术后内服中药祛风清热,活血退翳明目,病乃痊愈。

凉血散瘀法结合手术治睑内翻倒睫/血热壅滞证案

龚某某,女,55岁,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镇廖家坪街道办事处,居民。于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双眼刺痛、畏光、流泪半年,加重1周。

病史:患者患沙眼多年,偶尔滴0.25%氯霉素滴眼剂症状缓解。近半年双眼刺痛、畏光、流泪,经拔倒睫后症状减轻,近1周来加重,眼内沙涩、异物刺痛感明显,眼眵增多,眼重坠难开,大便秘结。

检查:远视力:右眼0.6,左眼0.5。双上睑内翻,有许多睫毛触及眼球。双眼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并有瘢痕,结膜充血(+),角膜缘上方有新生血管伸入;冲洗泪道检查:双眼泪道均通畅;舌质红,苔薄*,脉弦。

诊断:①睑内翻倒睫(双眼上睑);②沙眼II期(双眼)。

辨证:血热壅滞证。

治法:凉血散瘀。

方剂:归芍红花散(《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当归10g,大*10g(后下),栀子10g,*芩10g,红花3g,赤芍10g,甘草5g,白芷10g,防风10g,生地*15g,连翘10g,蝉蜕5g,刺蒺藜10g。5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①局麻下行双眼上睑板部分切除术(何兹手术)。②0.25%氯霉素滴眼剂,滴双眼,一日4次,一次1~2滴。③0.5%四环素眼膏,涂眼。

医嘱:忌食辛辣,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二诊(年10月2日):手术拆线,伤口愈合良好,矫正满意。大便已通,舌质红,苔薄*,脉弦。原方去大*。7剂。

三诊(年10月9日):双眼刺痛畏光流泪消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见睫毛触及眼球。

按:睑内翻倒睫,多见于“风霜劳苦,全不禁忌”之人,多因严重沙眼,结膜病变逐渐被结缔组织取代,睑板肥厚变形及结膜瘢痕收缩,使睑内翻,并发生倒睫,睫毛触及眼球,磨擦角膜,使角膜混浊。睑内翻倒睫《审视瑶函》指出:“既成难用药,夹敷少安宁,调理如少缺,必定失光明”,睑板部分切除术(何兹手术)对上睑内翻倒睫矫正效果良好,且术后不留瘢痕,或少许瘢痕藏于“双眼皮”内,患者效果满意。术后除抗感染外,内服中药归芍红花散加减,凉血散瘀,不仅使伤口恢复快,且使沙眼能同时得到治疗。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1
查看完整版本: 睑内翻倒睫医案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