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1年5月1日起,以下7个号码将正式取消。号码取消后,请直接拨打。热线,4小时全年无休在线倾听!
此外,以下17个号码也已由热线平台统一接听,实行坐席合并、双号并行,无论拨打以下号码还是拨打,都能得到同样的服务。本周上班时间有变!重要提醒月0日(周六)也要上班!要上班!要上班!不过也别太伤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0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还有1个*金周、4个小长假!↓↓↓清明节
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劳动节
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端午节
6月1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中秋节
9月19日至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国庆节
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不安全!全部下架!“仙女棒”“手甩钢丝烟火”……这些“网红烟花”因存在突出安全风险正迎来严厉监管冷光烟花俗称“冷烟花”,属烟花爆竹产品,其喷口温度高达℃至℃;钢丝棉是易燃危险物品,燃烧时具有烟花效果,燃烧温度高达℃以上,极易引发火灾或造成人身伤害。
易中*!
易爆炸!
这种制冷行业常见危化品的安全知识
你一定要了解
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者可发生中*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一般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氨气的车间及贮氨场所应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面具、重型防护服等防护器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操作安全严禁利用氨气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在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氨气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C。
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液氨气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风良好。
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氨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安全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防止阳光直射。
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输送氨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氨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氨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氨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氨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的规定。
应急处置原则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则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醋酸或其他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封堵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水或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米,下风向疏散白天米、夜晚00米;大最泄漏,初始隔离米,下风向疏散白天米,夜晚米。
典型事故案例年7月4日,甘肃省白银市天翔建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碳酸锌厂1名工人违章进入反应池作业,因氨气中*晕倒,地面5人先后盲目下池施救、相继中*,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年11月8日,河北省邯郸市龙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事发时工人正在将一储罐内的液氨往槽车充装,因备用液氨进料管线法兰盲板处泄漏,导致名操作工和1名槽车司机死亡、4人受伤。来源:泰州*务服务中国*府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江苏应急与管理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个“在看”证明您已阅,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