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深感欣慰的是,自己把自己治好了。成就感巨大!自信心爆棚!
现在回想起来,既误打误撞,也有迹可循。
当时也是顺着各种线索,一点点的找到了解决方法。
后来偶然看到一些文章,才觉得自己的这些症状,非常像烂弦风,应该就是吧。
烂弦风,是中医的俗称,又叫烂眼边,烂眼睛。正经中医名叫“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特征的眼病。睑弦赤烂之名首见干《银海精微》,又名风弦赤眼、沿眶赤烂、风沿烂眼、迎风赤烂等。病变发生在眦部者,称呲睢赤烂,又名呲赤烂;婴幼儿患此病者,称胎风赤烂。本病常为双眼发病,病程较长,病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睑弦赤烂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缘炎(包括鳞屑性、溃疡性、眦部睑缘炎)。既然知道了中医的专业术语,就方便搜索了。否则,一直通过症状进行百度搜索,总是搜索不到准确的资料。中医认为此疾主要是风、湿、热三邪引起。这和我当时对自己身体感受是高度相吻合的。有风,感觉两眼之间像芭蕉扇在扇火焰山,一阵阵的风。有热,扇出的风,一浪浪的热烘烘。有湿,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去年土运不足,湿气特别重导致的,反正去年脸上痘痘非常多,湿气不但制造了痘痘,也和风热一起给我制造了烂眼?!中医对睑弦赤烂的研究非常多,对导致它的风、湿、热三邪的研究也非常深。看看古人对睑弦赤烂的描述:一、《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目赤烂眦候,此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二、《审视瑶函·风沿》:“眦帷赤烂,人皆有之,火土燥湿,病有重轻。重者眦帷裂而血出,轻则弦赤烂而难舒,以清润而为治”。三、《眼科纂要·风弦赤烂外障》:“烂弦风,脾胃湿热冲,赤烂沿弦红镇日,万金膏洗擦绿锏,法制要精工,除湿汤翘滑车前,枳壳芩连通粉甘,陈皮白茯荆防风,除湿此方雄”。风、湿、热,三邪中两邪互相勾结,产生各有偏重的症状表现。湿热更重,眼睑易红肿溃烂。风热更重,眼睑容易干燥起皮,肌肤刺痒。风湿更重,眼睑易溃烂奇痒。我现在回想,我当时应该是风和热都比较严重,能明显在眼部感觉到火焰山的风热滚滚,湿气在眼部感受不深,有湿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溃烂,但是我这个没有,主要就是:1.糠状的碎屑很多2.非常的痒,时不时的要挠挠3.有时候痒的你心烦意乱的所以,我的这些感受应该是燥气很足,然后风热很深。再追根问底,风热是怎么产生的呢?对我来说,最明显的就是阴虚了,阴虚内热,阴虚生风。风、热都是表证,阴虚才是根本。所以,我的解决方法,就是滋阴。但是滋阴的药食材都非常多,地*、天冬、麦冬、百合、银耳、玉竹、玄参、石斛等等,我到底用哪个,才能产生精准的靶向作用,将阴液滋润到眼部呢?当时也是看了这些药食材的很多资料,文章,然后用的玉竹,对我来说,效果很明显。为什么用玉竹,也是一点点顺着线索找到的,是另一个故事了。表证需要祛风、利湿、清热,治本则需要滋阴养血,因为我就是这样阴虚血虚的体质。什么样的本证,就需要在祛风利湿清热的时候,同时治本。治表解决当前的问题,治本解决以后的问题,将问题产生的根源连锅端了。欢迎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