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日识药第七十六期大蒜
TUhjnbcbe - 2021/3/27 18:29:00

蒜AlliumsativumL.(百合科)

别名:蒜、蒜头

今天小编首先给大家出个谜语吧: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打一植物)。没错,答案就是大蒜!你猜对了吗?

大蒜是我们常食用配料,它也是一味药材。用药用植物学的知识来解读这条谜语,大蒜的药用部位为鳞茎,其中谜语中的“弟兄”指的是肉质鳞芽(鳞片),“柱子”为花茎,“衣服”即为膜质鳞叶。

拍摄时间:年12月29号

拍摄地点: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

识别特征:

(1)多年生草本。

(2)根:浅根性作物,无主根。发根部位为短缩茎周围,外侧最多,内侧较少。

(3)茎: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紫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

(4)叶:包括叶身和叶鞘。叶鞘管状,叶生未展出前呈折叠状,展出后扁平而狭长,为平行叶脉。叶互生,为1/2叶序,排列对称。叶鞘相互套合形成假茎,具有支撑和营养运输的功能。

(5)花、种子:佛焰苞有长喙,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或完全无珠芽;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地理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价值:

解*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

文献记载:

《名医别录》:“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气。”

《新修本草》:“下气,消谷,化肉。”

《本草拾遗》:“初食不利目,多食却明。久食令人血清,使毛发白。”

药用小偏方:

(1)将大蒜含在口中,并以舌头促进运动,生津咽下,反复进行数次,待大蒜无味后吐出对感冒初起,风寒咳嗽大有益处。

(2)每晚睡觉前,洗净脚后把大蒜薄片敷在脚心涌泉穴位上(位置在1/3脚处);用医用胶布贴紧贴牢;时间在8小时左右,对咳嗽、鼻衄(俗称:流鼻血)及便秘有一定疗效,连续敷7-10天,效果更佳。少数人脚心敷蒜处起水泡,可暂停敷贴,待水泡破后皮肤复原再敷贴,一般不再起水泡。

(3)因痔而疼痛时可以用烘烤的大蒜。作法是将整粒大蒜不去皮,用铝箔纸包起来再烘烤,待变软后再去皮,用纱布贴于患部。于变寝前贴上,早上起床再取下,效果很好。

注意事项:

德国大蒜研究所发明了一种叫做“时间晶体”的全蒜提取物生物制品,这标志着人类对大蒜的利用又取得了新发展。专家们还指出,吃大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为大蒜吃多了会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大量食用大蒜还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眼睑炎、眼结膜炎。

另外,大蒜不宜空腹食用。因为大蒜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胃溃疡患者和患有头痛、咳嗽、牙疼等疾病时,不宜食用大蒜。每天1次或隔天1次即可,每次吃2-3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识药第七十六期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