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蚕蚀性角膜溃疡医案四例
TUhjnbcbe - 2021/4/7 20:53:00

第期

 


  
  
  
  
  
  
  
  
  
   


  蚕蚀性角膜溃疡中医名花翳白陷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感染性、边缘性、疼痛性角膜溃疡,也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眼病。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先后发病,相隔时间可达数年之久。自觉有剧烈的眼痛,溃疡由周边向中央发展,如果不继发感染,一般不穿孔,但可侵蚀整个角膜表面,最终结成广泛性角膜薄瘢,严重影响视力。中医认为,多因素有肝经伏热,又感风邪,形成肺肝风热,上攻于目;或风热已入里化热,火性炎上,灼损风轮;或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木郁生火,火灼津液成痰,痰火上乘,熏蒸目窍;或肝血不足,久热伤阴,阴液耗损,目失所养。 


  
  

疏风清热法治蚕蚀性角膜溃疡/肺肝风热证案


  
  
  
   


  周某某,男,45岁,湖南省冷水江市禾青镇杨坪村,农民。于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右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2月余。
  
  
  
   

病史:患者从3月下旬开始右眼红痛生翳,曾在外院诊断为“角膜溃疡”,用“抗生素”、“散瞳”等治疗无效,现右眼剧痛难睁,流泪,视力下降,伴口苦咽干,大便秘结。


  
  
  
  
   

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1.0。右眼混合充血(++),颞侧角膜上皮缺损、溃疡,呈潜掘状,略隆起,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月牙状染色;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右眼)。
  
  
  
  
  
  

辨证:肺肝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


  
  
  
  
  
  
  
  
  
  

方剂:加味修肝散(《银海精微》)加减。


  
  
  
  
  

处方: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蜜麻*5g,菊花10g,木贼5g,刺蒺藜10g,桑螵蛸10g,栀子10g,*芩10g,连翘10g,大*10g(后下),当归10g,赤芍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剂,滴右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右眼,每日2次。③金银花15g,蒲公英15g,防风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及牛羊狗肉等发物。
  
  
  
  


  二诊(年5月22日):便通症减;舌质红,苔薄*,脉浮数。原方去大*。7剂。 


  
  
  
  
  
  
  
   


  三诊(年5月29日):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0。右眼睫状充血(+),角膜溃疡减轻,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改用退翳明目法。方剂:拨云退翳散(《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处方:防风10g,荆芥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芩10g,决明子10g,甘草5g。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年6月5日):右眼疼痛消失,视物较前清楚,视力:右眼0.8,左眼1.0,眼睫状充血消退,角膜仍留有瘢痕障迹,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阴性。嘱原方再进14剂,以退翳明目。

 按:《太平圣惠方·治眼生花翳诸方》中谓:“此为肝肺积热,脏腑壅实,而生此疾”。患者肺肝风热,肺热及肝,故黑睛周边骤起花翳;风热均盛,故白睛混赤,畏光流泪;风热阻滞脉络,气血运行受阻,故眼痛难忍;肺热移于大肠,津液少则大便秘结;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脉浮数,为热甚的表现。《银海精微》曰:“人之患眼生翳如萝卜花,或鱼鳞子,入陷如碎米者,此肝经热*入脑,致眼中忽然肿痛,赤涩泪出不明,头痛鼻塞,乃是肝风热极,脑中风热极致使然也。宜服泻肝散,加味修肝散主之。”加味修肝散加减方中羌活、蜜麻*、荆芥、防风辛散外风,消肿止痛;栀子、*芩、连翘、大*清热泻火解*,降火通便;菊花、木贼、刺蒺藜祛风散热,退翳明目;当归、赤芍活血行滞,退赤消肿;《银海精微》认为桑螵蛸能祛风明目散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祛风清热,活血退翳明目。

 

清肝泻热法治蚕蚀性角膜溃疡/肝胆实热证案
  
  
  
   


  朱某某,男,42岁,湖南省宁乡县明楼镇朱石桥村,农民。于年7月24日初诊。


  
  
  
  
  
  
  
  
  

主诉:右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1月余。
  
  
  
  

病史:患者从9月下旬开始右眼红痛生翳,曾用“抗生素”、“抗病*”、“散瞳”等药物治疗无效,现右眼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伴发热口渴,溲*便结。
  
  
  
  
  
  
  


  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1.0。右眼混合充血(++),颞侧角膜上皮缺损、溃疡,呈潜掘状,略隆起,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月牙状染色;房水不清,下方有少许积脓;舌质红,苔*腻,脉弦。


  
  
  
  
  
  
  
  
  
  
  
  
  

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右眼)。
  
  
  
  
  
   

辨证:肝胆实热证。
  
  
  
  
  
  
  
  
  

治法:清肝泻热。
  
  
  
  
  
  
  
  
   

方剂:洗肝散(《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当归尾10g,川芎5g,防风10g,薄荷5g(后下),生地*15g,苏木10g,红花5g,菊花10g,刺蒺藜10g,蝉蜕5g,羌活10g,木贼6g,赤芍10g,甘草5g,桑白皮10g,金银花10g,夏枯草10g,栀子10g,生石膏30g(先煎)大*10g(后下),天花粉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剂,滴右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右眼,每日2次。③金银花15g,蒲公英15g,防风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及牛羊狗肉等发物。
  
  
  
  


  二诊(年7月31日):便通症减;舌质红,苔薄*,脉浮数。原方去大*、生石膏。7剂。
  
  
  
  
  
  
  


  三诊(年8月7日):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1.0。右眼睫状充血(+),角膜溃疡减轻,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改用退翳明目法。方剂:拨云退翳散(《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处方:防风10g,荆芥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芩10g,决明子10g,甘草5g。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年8月14日):右眼疼痛消失,视物较前清楚,视力:右眼0.8,左眼1.0,眼睫状充血消退,角膜仍留有瘢痕障迹,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阴性。嘱原方再进14剂,以退翳明目。


  
  
  
  
  
  
  
  
  
  
  
  
  

按:患者风热已入里化热,火性炎上,灼损风轮,风轮内应肝胆,引动肝胆积热,火势益甚;血因热壅,气因血滞,白睛混赤,翳障渐大、陷下,溃疡如蚕蚀;脏腑热盛,灼伤*仁,以致瞳神紧小,神水混浊;头目剧痛亦为火邪上攻之象;舌质红,苔*腻,脉弦,亦为实热之征。洗肝散加减方中羌活、防风、薄荷、菊花祛风散热;生地*、赤芍、当归、川芎、苏木、红花活血化滞;刺蒺藜、蝉蜕、木贼退翳明目;大*泻热通腑;桑白皮、金银花、夏枯草,以清肝泻肺;栀子、生石膏、天花粉,以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滴药、外熏,内外兼施而取效。 


  
  
  
  
  
  
  
  
  
  
  

清火化痰法治蚕蚀性角膜溃疡/痰火蕴蒸证案
  
  
  


  唐某某,女,55岁,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华城村,农民。于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右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2月余。
  
  
  
   

病史:患者从1月中旬开始右眼红痛生翳,曾用“抗生素”、“抗病*”、“散瞳”等药物治疗无效,现右眼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伴胸闷不舒,咳嗽痰*。


  
  
  
  
  
  
  
  
  

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1.0。右眼混合充血(++),角膜上方上皮缺损、溃疡,有新生血管伸入,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蚕蚀状,瞳孔小;舌质红,苔滑腻,脉滑数。


  
  
   

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右眼)。
  
  
  
  
  
  

辨证:痰火蕴蒸证。
  
  
  
  
  
  
  
  
  

治法:清火化痰。
  
  
  
  
  
  
  
  
   

方剂:冶金煎(《目经大成》)加减。


  
  
  
  
   

处方:玄参10g,桑白皮10g,枳壳10g,*连5g,苦杏仁10g,旋覆花10g(包煎),防风10g,*芩10g,菊花10g,葶苈子10g,蝉蜕5g,木贼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剂,滴右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右眼,每日2次。③金银花15g,蒲公英15g,防风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食辛辣炙煿刺激之品。
  
  
  
  
  
   


  二诊(年3月25日):右眼疼痛减轻;舌质红,苔滑腻,脉滑数。原方。7剂。 


  
  
  
  
  
  
  
  
  


  三诊(年4月1日):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1.0。右眼睫状充血(+),角膜溃疡减轻,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改用退翳明目法。方剂:拨云退翳散(《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处方:防风10g,荆芥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芩10g,决明子10g,甘草5g。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年4月8日):右眼疼痛消失,视物较前清楚,视力:右眼0.6,左眼1.0,眼睫状充血消退,角膜仍留有瘢痕障迹,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阴性。嘱原方再进14剂,以退翳明目。


  按:《目经大成?花翳白陷》提出:“土盛郁木,木郁则生火,火盛生痰,痰火交烁,膏液随伤,乃变无了局。”痰火交烁,膏液遂伤,则花翳向黑睛中部蔓延,边缘如蚕蚀状;痰火郁滞脉络,故白睛混赤,疼痛剧烈;痰火烁肺,肺气不利,肃降失调,则胸闷不舒,咳嗽痰*;舌质红,苔滑腻,脉滑数,为痰火的表现。冶金煎加减方中枳壳、苦杏仁、旋覆花、葶苈子行气消痰,下气降逆;玄参、桑白皮、*芩、*连清热降火;防风、菊花祛风清热,清利头目;蝉蜕、木贼退翳明目。结合滴药、外熏,内外兼治乃效。 


  
  
  
  
  
  

养血祛风法治蚕蚀性角膜溃疡/阴血不足证案
  
  
  


  饶某某,女,56岁,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龙华村,农民。于年12月19日初诊。 


  
  
  
  
  
  
  
  
  
  

主诉:左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3月余。
  
  
  
   

病史:患者从6月下旬开始左眼红痛生翳,曾用“抗生素”、“抗病*”、“散瞳”等药治疗无效,现左眼痛、流泪时轻时重,视力下降;伴头晕目眩,面色少华。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2。左眼混合充血(++),角膜颞侧混浊凹陷,2%荧光素钠染色素2点~7点方位呈月牙形着色区,有潜掘状边缘,病变区有新生血管伸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左眼)。
  
  
  
  
  
   

辨证:阴血不足证。
  
  
  
  
  
  
  
  
   

治法:养血祛风。
  
  
  
  
  
  
  
  
  
  

方剂:养血祛风退翳汤(《中西医眼科临证备要》)加减。


   

 处方:熟地*15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5g,麦冬10g,丹参10g,蝉蜕5g,木贼5g,谷精草10g,密蒙花10g,菊花10g,*连5g,剌蒺藜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0.5%醋酸氢化泼尼松龙滴眼剂,滴左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左眼,每日2次。③金银花15g,蒲公英15g,防风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及牛羊狗肉等发物。
  
  
  
  


  二诊(年12月26日):眼痛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弱。原方去*连。7剂。 


  
  
  
  
  
  
  
  
   


  三诊(年1月2日):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左眼睫状充血(+),角膜溃疡减轻,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原方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六诊(年1月9日~年1月23日):左眼疼痛消失,视物较前清楚,视力:右眼1.0,左眼0.6,左眼内充血消退,角膜仍留有瘢痕障迹,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阴性。嘱原方再进14剂,以退翳明目。


  
  
  
  
  
  
  
   

 按:患者肝血不足,久热伤阴,阴液耗损,故眼痛、流泪时轻时重;肝阴不足,目所失养,故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均为阴血不足之候。养血祛风退翳汤方中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四物,加丹参补虚养血活血;*连清除余热;麦冬滋阴养液;剌蒺藜、菊花、木贼、蝉蜕、谷精草、密蒙花退翳明目;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养血祛风退翳明目之功。配合滴药、外熏,内外兼治而愈。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张健教授

1
查看完整版本: 蚕蚀性角膜溃疡医案四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