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俗称麦粒肿。睑腺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是由金*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而引起,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
1.内麦粒肿是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2.外麦粒肿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至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01
具体表现:
1.眼脸有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通常邻近球结膜水肿,水肿越重,疼痛就越重。
2.外脸腺炎的炎症反应主要位于睫毛根部的脸缘处开始有红肿范围弥散,触诊时可发现明显压痛的硬结,疼痛剧烈,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如果外睑腺炎邻近外毗角时,疼痛特别明显,还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外脸腺炎向皮肤面发展,硬结软化可自行破溃排出脓液。
3.内脸腺炎受睑板限制,肿胀范围较局限、有硬节触之疼痛明显。病灶中心形成*白色脓点。多数向结膜囊内破溃,少数向皮肤破溃。破溃后症状明显减轻,1-2天内逐渐恢复。
4.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02
治疗方法:
1.早期湿热敷或旋磁理疗促进浸润吸收或硬结迅速化脓。硬结未软化时采用湿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min。抗生素眼药点眼,每天4~6次。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以控制感染。症状较重者要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超短波理疗或清热解*中药内服也有一定疗效。
2.手术切除。当炎症得到控制,脓肿形成后脓液聚集形成波动感后可切开排脓,并适当清理坏死或肉芽组织。
外睑腺炎切口在皮肤面,与睑缘平行,减少瘢痕形成。如果脓肿较大,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考虑放置引流条。
内脸腺炎切口在结膜面,与脸缘垂直,避免损伤睑板腺导管。脓肿未形成不宜切开,切忌用手挤压,以免细菌进人血管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或败血症,导致生命危险。
对顽固的经常发作的病例可用自体免疫疗法。伴全身发热,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可给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03
麦粒肿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婴幼儿、学龄儿童、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甲亢、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患者及用眼不卫生的人群为麦粒肿的易患人群。
04
什么情况容易患麦粒肿?
1.过度地使用自己的眼睛,这样可以使眼睛造成疲劳,情绪紧张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分泌紊乱,严重的影响皮脂腺的排泄不畅通,造成麦粒肿。
2.如果本身是油性体质,较易引起麦粒肿,如果吃了过多的油性食物,或像巧克力之类的零食,也可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麦粒肿。
3.平常如果经常用双手揉眼睛的话,也可能会造成麦粒肿。
4.如果抵抗能力低下的话,也可能造成麦粒肿。
5.很少眨眼睛的人,也容易造成麦粒肿。
6.有的人可能严重的偏食或者挑食,这样会造成自身的营养的不均衡,从而引起麦粒肿。
7.如果睡眠不足长期休息不好的人,也会容易产生麦粒肿。
8.卸妆不彻底,化妆品残留,易得麦粒肿。
出现以上情况,不能确定医院及时的就诊,正规用药,以免耽误病情,即使患病也应该每天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这样才能够让病情尽快的康复和好转。
文/眼科汪宝玉、宋艳
编辑、排版/王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