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机制
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然免疫功能异常2、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3、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在玫瑰痤疮的发病中起了关键作用4、多种微生物(毛囊蠕形螨、痤疮丙酸杆菌等)感染;慢性炎症致皮肤屏障损害5、遗传等促进玫瑰痤疮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玫瑰痤疮大多数为中年人,女性较多,但病情严重者常是男性患者,特别是鼻赘型和眼型。玫瑰痤疮可并发痤疮及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依据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4种类型,各类型之间可相互重叠及转换,分型的重要性在于选择不同治疗方法。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面中部特别是鼻部、两颊、前额、下颌等部位对称发生红斑,对不同的刺激如环境温度变化、热饮、酒精、辛辣食物、运动或沐浴等,均可出现持久不退的潮红反应,常伴有皮肤干燥、灼热或刺痛感。反复发作后,皮肤红斑灼热和表浅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持续存在。
2、丘疹脓疱型
病情持续发展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的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更明显,纵横交错,毛囊口扩大明显。皮损时轻时重,持续数年或更久。女性患者皮损常在经前加重。3、鼻赘型
属肥厚增生型,见于鼻部,但可累及口周、面颊、前额、下颏等。在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基础上皮脂腺肥大增生并纤维化,亦成“鼻瘤”。多数患者常伴有青春期痤疮史。4、眼型
多累及眼睑的睫毛毛囊及相关腺体,包括睑板腺、皮脂腺和汗腺,常导致相关的干眼和角膜结膜病变,表现为眼异物感、光敏、视物模糊、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等不适症状。常与其他3种类型合并存在,并与面部皮损严重程度无明显平行关系。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亚型,如肉芽肿型、暴发型、皮质激素诱导型、口周皮炎型等。
三、如何预防玫瑰痤疮复发?
1、忌熬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如蒸桑拿、长时间洗浴。
2、现在运动比如长跑已成了全民强身健体的新时尚,但是患了玫瑰痤疮的小伙伴们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3、建议使用温水洗面,选用温和的洁面乳来洁肤;给面部减减负,选用正规厂家的成分简单的具有保湿功效的乳或霜进行面部保湿,避免化浓妆。4、做好防晒,日常户外可以使用伞、帽子等进行物理防晒,防晒产品可以选用物理性防晒剂。5、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心态。病情容易反复,但使用合理的治疗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温馨提示:
玫瑰痤疮不是小问题,这是关乎“面子”的大问题,若脸上长疙瘩,不要自己动手DIY,医院找专业医生治疗,以免毁颜。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皮肤病的疑问,可通过点击“阅读原文”或拨打电话(-)进行免费咨询。
免责声明:此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