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眼睑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乳腺癌病历摘要一例
TUhjnbcbe - 2021/8/11 23:42:00
北京根治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女,53岁。

主诉:左侧乳房肿块5月。

现病史:5月前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蚕豆"大小之肿块,当时无任何不适感,并未引起重视,一周前,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约有"核桃"大小。曾在外院门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肿块仍逐渐增大,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摄钼靶片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肿块疑有恶变";B超提示:"左乳房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要求手术治疗而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午后低热,无胸痛及咳嗽,无乳头溢液及血性分泌物,无腹痛,腹泻及便秘,无明显消瘦,食欲及睡眠尚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血吸虫病、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无食生鱼、生肉史。参加工作30余年,曾有有色金属烟尘污染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风等传染病接触史。

月经史:15岁来潮,50岁绝经,4~5/28~30。绝经已3年。18岁结婚,丈夫健在。生育二女,顺产。

家族史:父因胃癌于年病故。母因脑溢血于年病故。有二弟二妹,均健在。

查体:

一般状况: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1.3/12.0kPa(/90mmHg)。身高cm,体重67.5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应答切题,检查合作。

全身皮肤无*染,弹性好,无水肿及紫癜。无肝掌及蜘蛛痣。左腋下可触及三枚肿大之淋巴结。最大约1.5×1×1cm,质中,稍可活动,无触痛,边缘清,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颌下、颏下、锁骨上、右腋下及腹沟等处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头颅无外伤、疮疖及畸形,头发花白,无光泽。轻度脱发。眼睑无下垂及倒睫,无浮肿,结膜无充血,眼球活动自如。巩膜无*染。角膜透明,无白斑及云翳,可见老年环。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敏感,调节反应正常。晶状体有轻度混浊。视力粗测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无疖肿。耳廓无畸形,无牵拉痛双侧对称。乳突无压痛。鼻部无畸形,鼻翼无扇动,鼻前庭无异常分泌物,无疖肿。通气良好。鼻窦无压痛。口腔无特殊气味,口唇、口角无疱疹及糜烂、色泽正常。口腔粘膜无溃疡及糜烂,无出血及色素沉着。牙龈无出血、水肿及色素斑,压之无溢脓。牙发育正常。无缺齿及义齿。伸舌居中,无震颤,舌质红,苔白腻。悬雍垂居中,扁桃体不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性物。咽部无充血及滤泡。咽反射存在,声音无嘶哑。颈部对称,无畸形,活动自如,无颈静脉怒张及血管异常搏动。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及震颤,无血管杂音,气管居中。

胸廓形状正常,双侧对称,肋间平坦,肋间隙无明显增宽或变窄。胸壁无肿块及血管扩张。呈胸式呼吸,节律及深浅正常,呼吸运动双侧对称。语音震颤双侧相等,未触及胸膜摩擦感。肺部大体叩诊呈清音,肺下界位于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肺底移动度4cm。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及哮鸣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双侧相等。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0厘米。心率80/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A2>P2,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腹部呈肥胖体型,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波。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莫菲氏征阴性。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腹部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脾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及肋脊角无压痛叩击痛,间接叩痛阴性。活动好。四肢发育正常,无畸形,两下肢无静脉曲张及外伤疤痕,下肢无水肿,肌力及及肌张力正常,无异常关节活动。

四肢运动及感觉正常。膝腱、跟腱、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反射及腹壁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霍夫曼征及克尼格征阴性。

专科情况:

左乳小于右乳,左乳外上象限略隆起,此处皮肤有轻度"桔皮样"改变,未见局限性凹陷。左乳头偏向左上方,未见乳头内陷,双乳无红肿、糜烂、皲裂及表浅静脉扩张。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5×4×4cm大小之肿块,质偏硬,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与皮肤轻度粘连,活动欠佳,无压痛,右乳房未扪及明显包块。双乳头压之无溢液。左腋下可触及三枚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的约1.5×1×1cm,质硬,无压痛,融合,活动尚可,边界清,表面欠光滑。右腋下及双侧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正常。

钼靶摄片: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呈不规则状,中心区密度较高,以恶变可能性大。

B超:左乳外上象限均质性肿块,有恶变可能。肝脏无占位性病变。

心电图:正常。

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可用于乳腺癌分期评估,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多灶或多中心性肿瘤。

空心针穿刺组织病理学活检。

初步诊断:

乳腺癌(T2N1M0IIB期)左

诊断依据;患者女性,53岁,左乳房无痛性肿块5月余,近月来明显增大。曾在外院行中、西医药物治疗无效,肿块明显增大。左乳略小于右乳,乳头偏向外上方,外上象限有轻度"桔皮样"改变,并可触及5×4×4cm之肿块,质硬,表面欠光骨,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活动欠佳,无压痛。左腋下可扪及三枚肿大之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无粘连融合,活动尚可,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钼靶及B超均提示在乳外上象限肿块,恶变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瘤:该患者乳房肿块性质并非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并非缓慢。同侧腋窝淋巴结出现肿大。发病年龄与乳腺纤维腺瘤好发年龄30岁以下不符。可行乳房钼靶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该患者可见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

乳腺囊性增生病:该患者并非处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好发年龄中年妇女。肿块性质非双侧多发颗粒样结节,无乳房胀痛,肿块无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无关。

浆细胞性乳腺炎:该患者无急慢性炎症表现。存在无痛性腋窝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未见淋巴细胞异常升高。

乳腺结核:该患者未处于乳腺结核好发年龄中青年女性。该患者病程较短,病情发展较迅速。无全身结核中*症状。无肺结核症状。

肋软骨炎:该患者无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肿痛,推动乳房时肿块不会移动位置。

诊疗计划:

治疗原则: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人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该患者处于ⅡB期,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4-6周先作辅助化疗,其后再根据病情选作放疗。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可给予内分泌药物治疗(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

(Ⅲ期:先作术前化疗,再作改良根治性手术或作乳腺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作辅助化疗和放疗,激素受体(+)者并给内分泌药物治疗,需要时也可作卵巢去势术。

Ⅳ期: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需要时作局部放疗或姑息性局部切除手术。)

综合治疗及定期随诊: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合理安排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肿瘤治疗后的随访内容及间隔时间均遵循肿瘤学治疗原则。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秋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乳腺癌病历摘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