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的特点。本期分享一则经方治疗银屑病的验案,笔者在整体六经辨证基础上,还注重局部证候的辨析,考虑为有津虚血热,选用小柴胡汤合*连阿胶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把诊治过程分享如下,望对同道有所帮助。
病案分享
许某女7岁
主诉:眼睑鳞屑性红斑三个月。
三个月前左眼睑起散在小红点,后渐渐融合成片。刻下症:无恶寒恶风,无鼻塞流涕打喷嚏,无身痛。无口苦口干、无胸胁苦满。时有不欲食的情况,经常有腹痛。左眼上下眼睑可见完全变成红斑,红斑上覆细碎鳞屑。四肢肘、膝及腘窝可见散在鳞屑性红斑。大小便正常,脉滑涩,舌淡苔白舌尖红。
诊断:银屑病
六经:辨为少阳病伴津伤血热证。
临证思维:红斑色淡红,上覆细碎鳞屑,属于血热津伤的*连阿胶汤证。*连阿胶汤中白芍、阿胶、鸡子*滋阴养血,*连、*芩清血热,再加清热凉血的紫草,(患者没有胖大舌或齿痕舌,二便正常,可以考虑没有痰饮水湿),患者时有不欲食、腹痛,考虑为小柴胡汤证,而且眼部属孔窍,属于小柴胡汤(管辖区域),故用小柴胡汤引*连阿胶汤上行至眼部。此外,白芍与甘草配伍还有芍药甘草汤之意,加上阿胶珠可增强缓解腹部疼痛之力。(胡老有小柴胡汤加芍药治有小柴胡证伴腹痛的经验)
方选:小柴胡汤合*连阿胶汤加紫草:
柴胡12g,*芩5g,北沙参5g,姜半夏7g,生甘草3g,*连6g,阿胶珠10g,紫草5g,生姜5g,大枣7g
七付水煎服
二诊:皮疹颜色变淡。继服上方。
三诊:皮疹颜色继续好转,继服上方。
四诊:皮疹基本消退。
笔者按:胡老认为:*连、*芩解热除烦,芍药、阿胶、鸡子*和血补气,故治心烦不能卧者。心中烦不得卧,为半表半里虚热之候,把本方归类于半表半里的少阳,其适应证里热津伤已很明显。
阿胶在本方中“主养血清热”、“主养血润燥”、“生津清热药”(冯世纶《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
鸡子*“主养血、清热、除烦、安神药”(冯世纶《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李时珍认为鸡子*:“气味俱厚,故能补形,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正此意也。”
这个案例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考虑到皮疹有特殊的红斑基础上细碎鳞屑。在皮肤科局部皮损辨证上有皮疹鲜红色属血热,皮疹有稀碎干燥鳞屑有津伤的说法。在整体辨证的同时注意到了局部皮疹的特点而加入了*连阿胶汤,从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个人体会:在临证时不仅整体的六经、痰饮、瘀血、食*的辨析,局部皮疹特殊时也要据证参考。这样才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编者按
*连阿胶汤证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连阿胶汤主之”。胡老认为本证属血虚里热,热扰心神故见心烦、不得卧。本方与栀子豉汤均可治心中烦、不得卧,不过*连阿胶汤偏于治虚,咯血、吐血,或下利腹痛便脓血而虚烦者,用之有效。冯老认为,本方药皆为苦寒、甘寒、清热、养血、滋阴者,可见其里热津伤明显,尤以心中烦突出,当属阳明里热为主。
本方亦可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有医家认为本方证病机属正虚邪实,为少阴虚寒之邪化热损伤津血,导致心火偏亢,灼伤血中津液,气血运行不利,发于皮肤肌腠,故可见多种皮肤疾病。
本例患者舌淡苔白,脉滑涩,可见血虚之象,而舌尖红提示心火亢盛。同时,笔者还注重局部辨证,依据皮肤红斑色淡红,上覆细碎鳞屑,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为血热津伤之证,故施以*连阿胶汤收效。
编辑
木易火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