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
肾脏疾病危害大,但知晓率却很低。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3亿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病,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大于10%,但知晓率不足5%。其中有40%为肾小球肾炎患者,是患者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今天,医院肾内、血液净化科邢*主任就和大家聊一聊慢性肾脏病的话题。Q你了解慢性肾脏病吗?
一提起慢性肾脏病,想必大家都会想起肾结石、肾炎等疾病。实际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都可称为慢性肾病。
长期慢性肾脏病若不积极处理,会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从而引起肾衰竭,最终发展成为尿*症,危及生命!Q哪些表现可判断慢性肾脏病?
认清慢性肾病的前兆症状,积极筛查早期慢性肾病,对预防慢性肾病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肾脏病由于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规体检时没有做尿液检查等因素,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也称其为“隐匿性杀手”。如果慢性肾脏病能早期发现并管理得当,那么肾功能的恶化可以减缓甚至停止,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也能降低。专家提醒:小便时若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时,需警惕是否因慢性肾病引起,医院查看尿蛋白。
我国现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埋下尿*症“隐患”。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人、高血压病患者、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患者、长期使用肾*性药物、有肾脏病家族史等人群均可诱发肾脏病。此外,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慢性肾脏病,比如吃得太咸、口味太重、每天喝水少、大量喝啤酒等。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出现以下9类症状:
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
2.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
3.血尿;
4.夜尿增多;
5.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
6.血压增高;
7.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
8.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9.尿量减少。
预防:饮食起居巧安排,健康防护不生病
长期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都会诱发或加重肾病。因此,高危人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起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不要过度消耗体力。
清淡饮食:预防肾病最好提倡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如果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则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肾病。
预防感冒: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多为病*感染,若治疗不及时,会诱发肾组织的炎症性反应,从而致病。此外,感染是导致或加重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除了避免感冒等外感疾病,肾病患者要注意避免各种感染。
多喝水,不憋尿:有些上班族或工作忙的常常少喝水或憋尿,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人通过喝水代谢为尿液、将代谢废物或*素排出体外,减少喝水会影响这个代谢过程,甚至导致肾结石;而憋尿时间太长可导致无尿,甚至影响到肾脏的健康,导致肾衰。
—END—
监制:裴育红 主编:徐伟平 编辑:*枫
文字:张桂荣 邢 * 图片:张桂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