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糖尿病性眼病,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普通人常说,血糖升高不可怕,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眼部并发症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的失明风险是健康人的25倍,每年新增的盲人中约有12%是糖尿病患者。因此,只有早期发现和治疗,才能挽救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如果预防意识不足,等到视力受损再去看眼科医生,可能会延误治疗,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下降。
糖尿病眼病种类繁多,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这种现象与眼睛的结构特征有关。由于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血管和房水的特殊生理特性,容易受到体液理化性质异常的影响。因此,如果血糖升高,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影响结膜、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眼肌,从而导致各种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认识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就是常识中的糖网,并不是糖尿病眼病的代名词。糖尿病患者需要面对多种视觉障碍,应全面预防糖尿病眼病。血糖升高会引起多种眼部不适和疾病,如屈光不正,有时近视,有时远视。睑缘炎或睑缘炎可反复发生。结膜受影响会反复发生结膜炎。当角膜受到影响时,就会出现干眼症。当虹膜受到影响时,会导致虹膜炎或虹膜色素脱落。血糖异常会导致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导致青光眼。如果眼部肌肉受到影响,会导致眼部肌肉麻痹,用眼疲劳,或者复视或斜视。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而最常见、最严重的糖尿病眼病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超过25%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没有视力损害。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很难逆转病情,控制病情进展,最终可能导致失明。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做眼底检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治疗措施,挽救视力。
在糖尿病眼病中,另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是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晚期并发症。由于眼内缺血缺氧,会在眼角和虹膜产生新生血管,导致眼内液体异常排出,眼内循环受阻,眼压升高。这种药物或手术难以控制的青光眼,不仅会导致失明,还会伴有难以忍受的头痛。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发病时间有关。病程越长,眼睛受损的可能性越大。但如果能规范糖尿病的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就可以减缓糖尿病眼病的发生。此外,血压和血液粘度的控制也很重要。糖尿病患者还应认识到,糖尿病眼病的发病机制与糖尿病肾病相似,主要包括高血糖的*性作用、晚期糖基化产物的生成、多元醇通路的激活、蛋白激酶的激活、细胞因子的作用、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此,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因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眼病,还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根据相关防治指南,建议青春期前或青春期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从12岁起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需要进行眼底筛查,至少每年一次。糖尿病患者应在怀孕前3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如果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通过眼底血管造影了解病情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斑水肿,早期治疗有望挽救患者的视力。
谁爱谁就把健康传递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