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期间,医信眼科/干眼网邀请到大会主席孙旭光教授接受采访,孙教授就干眼诊断的新进展、泪膜为向导的治疗及本次大会的亮点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干眼诊断的最新进展
孙旭光教授:目前确实出现一些新的干眼或眼表疾病相关的客观检查方法和手段,例如美国有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通过染色的方法来研究临床上粘蛋白缺乏的检测——利用一个带有颜色的标记物类似荧光染色的方法指示粘蛋白,有粘蛋白的地方能标记上颜色,这样可以帮助临床大夫鉴别粘蛋白是否缺乏。这对粘蛋白缺乏的干眼是很好的临床诊断方法。第二个客观检查则是对于泪膜破裂时间的非侵入仪器检测。不再利用荧光素染色而通过仪器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泪膜破裂时间。而这个泪膜破裂时间跟以往的概念不同,它可以算出平均的泪膜破裂时间,这个指标可提示整个泪膜持续的稳定程度。另外,客观地通过计算机及红外线照相对睑板腺的缺失进行观察,现在这个技术也很成熟,能帮助临床大夫鉴别睑板腺有无缺失及缺失程度。这对眼表疾病,尤其是干眼的诊断及分型诊断非常重要。
TFOT的概念和重点
孙旭光教授:TFOT(以泪膜为导向的干眼治疗)实际上是日本的眼科干眼学会提出的治疗方案,其核心是根据泪液不同成分的异常,或者说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各种成分的不同来采取针对性治疗。比如说粘液蛋白缺乏就采用补充粘液粘蛋白的治疗方案;如果脂质层缺乏,就采用补充脂质层来治疗。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案能作为鉴别区分的手段,用泪膜破裂的形式来鉴别。过去大多比较